肥胖患者静脉注射时进针角度是()。A.5°~15°B.15°~30°C.30°~40°D.40°~50°E.50°~60°

肥胖患者静脉注射时进针角度是()。

A.5°~15°
B.15°~30°
C.30°~40°
D.40°~50°
E.50°~60°

参考解析

解析: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可适当增加进针角度,宜以30°~40°进针。

相关考题:

一般患者静脉注射时进针角度是( )A.5°~15°B.15°~30°C.30°~40°D.40°~50°E.50°~60°

肥胖患者静脉注射时进针角度是( )A.5°~15°B.15°~30°C.30°~40°D.40°~50°E.50°~60°

肥胖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的进针角度为A.5°B.15°~30°C.30°~40°D.50°~60°E.90°

关于进针角度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皮内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5度角进针B.皮下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15度角进针C.肌内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进针D.静脉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20度角进针E.股静脉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45度或90度角进针

肥胖病人静脉输液的进针角度()。 A、5°B、15-30°C、30-40°D、90°E、30-45°

皮内注射时,其正确的进针角度是持穿刺针与皮肤呈A.5°进针B.25°进针C.60°进针D.15°进针E.30°进针

某研究通过对438例患者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观察与比较,结果显示:静脉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试分析在该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的外变量是什么?

下列关于静脉注射给药叙述正确的是()A、了解患者治疗情况、意识状态及合作能力B、评估注射部位皮肤状况、管壁弹性、静脉的充盈度C、水肿患者可做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充盈再穿刺D、肥胖患者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为10~20°E、老年患者穿刺时需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再穿刺

静脉注射进针时,针头斜面与皮肤所成角度为()A、5°角B、20°~25°角C、90°角D、30°~40°角

下列注射方法中,进针角度为90°的是()。A、皮内注射B、肌内注射C、皮下注射D、静脉注射

皮内注射进针角度为(),皮下注射进针角度为(),肌肉注射进针角度为(),静脉注射进针角度为()。

皮下注射时,哪种病人应捏肤起皮并减少进针角度刺入()A、严重水肿者B、过度消瘦者C、肥胖者D、婴幼儿

临床实施各种治疗操作时,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所呈角度:皮内注射为()角,皮下注射为()角,静脉注射为()角,静脉采血为(),进行PICC置管时,实施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为()。

呼吸补泻的操作方法是()。A、患者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患者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B、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C、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补D、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泻E、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尖深入组织3.0cm未触及骨面,应()A、拔出注射针,重新注射B、退出1.0cm,加大进针角度C、退出1.0cm,减小进针角度D、退至黏膜下,加大进针角度E、退至黏膜下,减小进针角度

配伍题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 )|皮内注射的进针角度( )|静脉注射的进针角度( )A针头斜面与皮肤成5。角刺入B针头斜面与皮肤成30°~40°角刺入C针头斜面与皮肤成90°角刺入D针头斜面与皮肤成20°~25*角刺入E针头斜面与胸骨纵轴成45°角刺入

单选题静脉注射的进针角度是(  )。ABCDE

单选题静脉注射进针时,针头斜面与皮肤所成角度为()A5°角B20°~25°角C90°角D30°~40°角

单选题皮下注射时,哪种病人应捏肤起皮并减少进针角度刺入()A严重水肿者B过度消瘦者C肥胖者D婴幼儿

填空题皮内注射进针角度为(),皮下注射进针角度为(),肌肉注射进针角度为(),静脉注射进针角度为()。

填空题临床实施各种治疗操作时,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所呈角度:皮内注射为()角,皮下注射为()角,静脉注射为()角,静脉采血为(),进行PICC置管时,实施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为()。

单选题下列注射方法中,进针角度为90°的是()。A皮内注射B肌内注射C皮下注射D静脉注射

多选题下列关于静脉注射给药叙述正确的是()A了解患者治疗情况、意识状态及合作能力B评估注射部位皮肤状况、管壁弹性、静脉的充盈度C水肿患者可做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充盈再穿刺D肥胖患者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为10~20°E老年患者穿刺时需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再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