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肠套叠经灌肠复位后好转的症状( )A.患儿安静B.呕吐停止C.腹部肿块消失D.肛门排气E.烦躁不安
哪些是肠套叠经灌肠复位后好转的症状( )
A.患儿安静
B.呕吐停止
C.腹部肿块消失
D.肛门排气
E.烦躁不安
相关考题:
患儿,男,10个月。阵发性哭闹、呕吐8小时,果酱样大便2次,腹部有腊肠样包块,考虑为急性肠套叠。该患儿复位后,护士重点观察的内容不包括A、排便情况B、腹部包块C、肛门排气D、肢体活动E、患儿是否哭闹首选的检查治疗是A、结肠镜检B、空气灌肠C、直肠活检D、腹部CTE、钡剂灌肠
患者男,31岁,平时站立时出现右腹股沟区肿块,平卧肿块能消失。8小时前因提重物致肿块脱出不能回纳,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体检: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梨状肿块进入阴囊,肿块红肿并有压痛,平卧肿块不消失,应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紧急手术B.用止痛剂C.手法复位D.通便治疗E.抗感染治疗
患儿女,1岁。阵发性哭闹5小时,1小时前呕吐一次并排果酱样便一次。该患儿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腹胀不明显。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阑尾炎B、肠扭转C、肠套叠D、肠道畸形E、肠蛔虫症若该患儿诊断成立,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钡剂灌肠复位B、空气灌肠复位C、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D、肠切除吻合术E、肠造瘘术手术治疗后的肠套叠患儿,证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表现是A、安静入睡B、不再哭闹C、停止呕吐D、腹部肿块消失E、排便、排气
患者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腹股沟肿物,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本例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试行手法复位B.应用止痛剂C.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D.紧急手术E.热敷、抗生素治疗
患儿,男,10个月。阵发性哭闹、呕吐8小时,果酱样大便2次,腹部有腊肠样包块,考虑为急性肠套叠。该患儿复位后,护士重点观察的内容不包括A.排便情况B.腹部包块C.肛门排气D.肢体活动E.患儿是否哭闹
患儿女,1岁。阵发性哭闹5小时,1小时前呕吐一次并排果酱样便一次。该患儿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腹胀不明显。手术治疗后的肠套叠患儿,证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表现是()A、安静入睡B、不再哭闹C、停止呕吐D、腹部肿块消失E、排便、排气
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后,表明症状缓解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不再哭闹,停止呕吐B、腹部肿块消失C、口服药用炭后大便内可见碳末排出D、开始排便、排气E、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
患儿女,1岁。阵发性哭闹5小时,1小时前呕吐一次并排果酱样便一次。该患儿提问正常,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触及腊肠样包块,腹胀不明显。手术治疗后肠套叠患儿,证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表现是()A、安静入睡B、不再哭闹C、停止呕吐D、腹部肿块消失E、排便、排气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灌肠复位是其紧急治疗措施。灌肠复位成功的表现不包括()A、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带臭味的粘液血便或黄色粪水B、腹部可触及包块C、患儿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及呕吐D、复位后给予口服0.5~1g活性炭,6~8小时后可见大便内炭末排出E、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在,应怀疑是否套叠未复位
单选题患儿女,1岁。阵发性哭闹5小时,1小时前呕吐一次并排果酱样便一次。该患儿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腹胀不明显。手术治疗后的肠套叠患儿,证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表现是()A安静入睡B不再哭闹C停止呕吐D腹部肿块消失E排便、排气
单选题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后,表明症状缓解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不再哭闹,停止呕吐B腹部肿块消失C口服药用炭后大便内可见碳末排出D开始排便、排气E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
单选题患儿女,1岁。阵发性哭闹5小时,1小时前呕吐一次并排果酱样便一次。该患儿提问正常,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触及腊肠样包块,腹胀不明显。手术治疗后肠套叠患儿,证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表现是()A安静入睡B不再哭闹C停止呕吐D腹部肿块消失E排便、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