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2005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10%股份,按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为400 000元。B公司2005年3月1日宣告分派2004年度的现金股利200 000元。假设B公司2005年实现净利润600 000元,2006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700 000元,则2006年3月1日甲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元。A.40 000B.50 000C.60 000D.70 000

甲企业2005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10%股份,按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为400 000元。B公司2005年3月1日宣告分派2004年度的现金股利200 000元。假设B公司2005年实现净利润600 000元,2006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700 000元,则2006年3月1日甲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元。

A.40 000

B.50 000

C.60 000

D.70 000


相关考题:

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A.正确B.错误

H公司对下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其中,正确的是( )A.H公司持有某公司60%的股份,该公司2003年末因严重亏损已经资不抵债,H公司董事会于2004年1月决定,对该项投资2004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B.H公司持有某公司70%的股份,2004年6月1日该公司依法宣告破产,H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自该日起按成本法核算C.H公司持有某公司35%的股份,2004年有迹象表明该公司可能遭受巨额担保损失,H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2004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D.H公司持有某公司60%的股份,2005年1月1日将其中49%的股份予以转让,H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2004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

企业因追加投资而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应在中止采用成本法时,按改为权益法核算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经甲、乙双方协议,丙公司的总经理由甲公司委派,董事长由乙公司委派,各方的出资比例均为50%,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在这种情况下( )。A.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B.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C.甲公司和丙公司均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D.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甲企业2004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2004年5月9日宣告分派2003年度的现金股利10万元,甲企业因此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 )万元。A.1B.-1C.10D.0

企业因追加投资而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应在中止采用成本法时,按改为权益法核算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A.正确B.错误

辛公司对下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辛公司持有某公司60%的股份,该公司2004年末因严重亏损已资不抵债。辛公司董事会于2005年1月决定,对该项投资2005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B.辛公司持有某公司70%的股份,2005年6月1日该公司依法宣告破产,辛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自该日起改按成本法核算C.辛公司持有某公司35%的股份,2005年有迹象表明该公司可能遭受巨额担保损失,辛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2005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D.辛公司持有某公司60%的股份,2005年1月1日将其中49%的股份予以转让,辛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2005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6月1日以3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企业10%的股份作为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乙企业2000年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其中包括1至5月份实现的净利润200万元。2001年2月10日确定2000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 50%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其分得的现金股利作为追加投资。乙企业分派现金股利后,甲公司对乙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A.300B.330C.320D.600

甲企业2006年1月1 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10%o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于2006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200 000元。2006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800 000元,2007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现金股利400 000元。甲公司2007年确认应收股利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元。A.60 000B.40 000C.80 000D.0

甲企业2009年1月30日以银行存款5776万元长期投资购入K公司股票,拥有K公司 10%的有表决权股份,采用成本法核算,支付的款项中含16万元交易费用。2009年4月30日 K公司宣告2008年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公司将向股东分配2008年现金股利3000万元。则甲企业2009年4月30日对K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为( )万元。A.6276B.5476C.5776D.5760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10%的股份(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60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后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07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A.600B.610C.650D.660

同一控制下,由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构成一揽子交易),应当以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

在个别报表上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仅适用于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取得时不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下列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10%股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而后又买了20%的股份,达到重大影响,原金融资产的公允口径加上追加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后续核算转权益法处理B.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40%的股份,具备重大影响能力,而后又购得15%的股份,从而完成对乙公司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股份的初始成本认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后续核算采用成本法C.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40%的股份,具有重大影响能力,后卖掉了30%的乙公司股份,不再具有重大影响能力,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以剩余股份的公允价值认定其初始成本D.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60%股份,具有控制能力,后卖掉了乙公司40%股份,对乙公司具备重大影响能力,剩余股份应将原成本法口径追溯为权益法标准

下列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论断中,正确的有( )。A.甲公司先购入乙公司20%股份具备重大影响能力,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后又购入乙公司40%的股份,完成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后续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法,但当初20%持股时的权益法出于可比性原则考虑应追溯为成本法B.甲公司先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而后又购入乙公司50%的股份,完成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则当初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应以其账面价值标准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并于后续追加股份一并按成本法核算C.甲公司先购入乙公司40%股份,具备重大影响能力,后卖掉乙公司30%的股份,剩余股份无法达到对乙公司重大影响,以当时的公允口径改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且当初权益法下所有的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转入投资收益D.甲公司先购入乙公司80%的股份,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后卖掉乙公司50%的股份,余下股份具备重大影响能力,则余下股份需将原成本法追溯为权益法核算E.甲公司先购入乙公司6%的股份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后购入乙公司20%的股份,达到重大影响能力,则当初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应以公允价值口径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且原“其他综合收益”需转入留存收益

甲公司2015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30%的股份,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52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后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15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15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7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A.520B.525C.500D.550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2007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008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现金股利200000元。甲公司2008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A、O元B、20000元C、30000元D、40000元

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经甲、乙双方协议,丙公司的董事长由乙公司委派,甲方的出资比例为40%,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在这种情况下,( )。A、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B、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C、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D、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单选题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2007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008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现金股利200000元。甲公司2008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AO元B20000元C30000元D40000元

多选题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处理正确的有( )。A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B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C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剩余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或留存收益D因增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非同一控制下成本法核算的,其在购买日的初始投资成本为原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取得股权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单选题甲企业于2010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进行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购入时支付价款15800元,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900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0元,购入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00元,则购入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元。A14000B15000C13000D12000

单选题甲公司2015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6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2015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016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15年现金股利200000元。甲公司2016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A0元B120000元C30000元D40000元

单选题甲企业2008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2009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甲公司2009年确认应收股利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元。A20000B30000C40000D45000

多选题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处理正确的有( )A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B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C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D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E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经甲、乙双方协议,丙公司的董事长由乙公司委派,甲方的出资比例为55%,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在这种情况下,()。A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B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C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D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单选题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10%的股份(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52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后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07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A520B525C500D550

单选题甲公司2014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10%的股份(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100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后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14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100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A1010B1050C1000D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