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A.历史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B.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C.历史地理学在我国形成、发展的过程D.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历史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
B.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
C.历史地理学在我国形成、发展的过程
D.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参考解析

解析:“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可见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并非源远流长,排除A项。文段并没有重点讲述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是从地理学起篇,说到《汉书·地理志》对历史地理的研究,紧接着引出中国古代的沿革地理,并辨析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最后总结“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此可知,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C项当选。

相关考题: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成书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该书全文虽只1200字,但全面记述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A、《水经注》B、《元和郡县图志》C、《禹贡》D、《汉书·地理志》

( )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九州”、“五服”之说就来源于此书。 A、《山海经》B、《汉书·地理志》C、《尚书·禹贡》D、《徐霞客游记》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12.沿革地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漫长历史中地理情况的复杂变化需作专门研究B.中国古代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C.古代发达的文化记载了大量历史地理相关资料D.清代乾嘉学派学术研究领域已经有了很大扩展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13.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肇始 溯源 B.起源 回溯C.创立 上溯 D.发轫 追溯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下列说法与文中论述“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的理由不符的一项是( )A.称为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B.沿革地理的成果主要为其他学科注释检索之用C.历史地理学注重寻求地理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D.历代从事沿革地理研究的人并非专职研究人员

《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伪托为夏朝大禹所著,被收入“五经”之一的《尚书》之中。由于《尚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所以《禹贡》的内容被认为是真实存在过的地理现象。但20世纪以来的研究已经证明《禹贡》是春秋战国时人的作品,是当时人统一意识和地理知识的产物,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当时一些思想家的理想构思。如果从政治地理视角看来,《禹贡》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地理区划:上半篇的“九州制”是一种分块式的政治地理区划,下半篇的“五服制”则是圈层型政治地理区划。这两种区划理念,在秦以后的历代王朝都有实践例证。关于《禹贡》,文中没有提及:A.编纂者的基本身份特征B.描述自然地理现象的方法C.对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影响D.所表达的理想政治地理区划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11.根据文意,下列对《汉书·地理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看作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B.首次详细记录了汉代当时的地理情况C.收录了汉代以前战国及秦的地理情况D.战国前的地理情况因资料缺乏尚未记载

我国“地理”一词最早见于(  )。A.《易经.系辞》B.《山海经》C.《禹贡》D.《汉书·地理志》

中国现存最早的正统派,权威性历史地理著作禹贡保存于()中。A、尚书B、左传C、春秋

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记载,禹治水后,将中国疆域分成九州,当时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冀州,这就是河北省简称为“冀”的最早依据。这部地理学著作的名称是()。A、《禹贡》B、《水经注》C、《徐霞客游记》D、《山海经》

下列著作,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地理和文学价值的是()A、《缀术》B、《禹贡地域图》C、《水经注》D、《世说新语》

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是:()A、《汉书.地理志》B、《山海经》C、《水经注》D、《史记.大宛列传》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用()一词来表示奇石,这一名称出自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A、奇石B、石玩C、怪石D、雅石

我国详细记载黄河流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的著作是()。A、《江道论》B、《江源考》C、《禹贡》

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B、禹贡C、史记D、汉书

单选题最早的地理学著作()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神话、生物、水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A《皇舆全览图》B《禹贡地域图》C《水经注》D《山海经》

单选题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

单选题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A《尚书·尧典》B《尚书·禹贡》C《尚书·皋陶谟》D《尚书·顾命》

多选题以下为史志描述阶段代表性著作的是:()A《山海经》B《禹贡》C《地理学》D《货殖列传》E《地理志》和《食货志》

单选题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用()一词来表示奇石,这一名称出自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A奇石B石玩C怪石D雅石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B禹贡C史记D汉书

单选题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④②B⑤③①②④C④②③⑤①D④②③①⑤

单选题中国现存最早的正统派,权威性历史地理著作禹贡保存于()中。A尚书B左传C春秋

填空题《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