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2岁。发现右乳包块5天。查体: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应除外A.乳房内单个肿瘤,直径≤3cmB.病灶为多中心型C.距离乳头4cm以上D.肿瘤边缘距乳晕边缘>2cmE.钼靶摄片示局限性钙化灶

患者女,52岁。发现右乳包块5天。查体: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应除外
A.乳房内单个肿瘤,直径≤3cm
B.病灶为多中心型
C.距离乳头4cm以上
D.肿瘤边缘距乳晕边缘>2cm
E.钼靶摄片示局限性钙化灶

参考解析

解析: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1)单发病灶;(2)肿块≤3cm;(3)距离乳头乳晕2cm以上周围型病灶(C错);(4)有放射治疗条件;(5)患者自愿。故答案为C。
术后24小时,活动腕关节;术后1~2天,练习伸指、握拳简单动作;术后2~3天,练习屈肘屈腕,坐位屈肘前臂伸屈动作;术后3~5天,用患肢手摸同侧耳和同侧肩;5~7天,练习肩关节抬举、屈曲肩关节抬至90度;7~10天,练习患肢上举,进行“爬墙”运动,以后逐日增加运动量;10天后,练习“吊环”运动,每日数次。故答案为A。

相关考题:

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 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 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乳房炎B、乳腺癌C、乳房结核D、乳腺囊肿E、乳房纤维腺瘤乳腺癌根治术后最易产生功能障碍部位是A、肩关节B、肘关节C、腕关节D、髋关节E、膝关节

患者,女,49岁,右乳外下象限包块,质硬表面欠光软,表皮呈橘皮样改变,无压痛,考虑为( )A.乳漏B.乳腺癌C.乳房纤维瘤D.乳疽E.乳腺增生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块15日"来诊。查体:肿块位于左乳外上象限,质硬,无压痛,直径2cm,表面不光滑,活动尚可。此患者的诊断首先考虑为( )A、乳腺叶状肿瘤B、急性乳腺炎C、乳腺纤维腺瘤D、乳腺增生E、乳腺癌为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为( )A、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乳腺钼靶X线片C、切取部分肿块组织活检D、超声检查E、核芯针穿刺活检

患者女,52岁。发现右乳包块5天。查体: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应除外A、乳房内单个肿瘤,直径≤3cmB、病灶为多中心型C、距离乳头4cm以上D、肿瘤边缘距乳晕边缘>2cmE、钼靶摄片示局限性钙化灶护士指导患者术后行功能锻炼的要点,其中不包括A、术后5天内患肢制动,置于功能位B、术后2~3天手指可以主动或被动活动C、术后48小时可下床D、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E、锻炼的目标是患侧手绕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包块3.5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界限不清。右侧腋窝触及3个孤立的淋巴结肿块,质硬。患者如进行化疗,白细胞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为A:骨髓抑制B:感染C:免疫力低下D:口腔黏膜溃疡引起E:化疗药剂量过大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包块3.5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界限不清。右侧腋窝触及3个孤立的淋巴结肿块,质硬。患者确诊为乳腺癌进行了乳癌根治术,术后病情稳定,取半卧位的主要原因是A:向坐位过度B:有利于术后引流C:减轻疼痛D:患者舒适E:减轻患肢肿胀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包块3.5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界限不清。右侧腋窝触及3个孤立的淋巴结肿块,质硬。乳腺癌的发生多起源于A:腺泡B:乳管上皮C:结缔组织D:乳房皮肤E:乳头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包块3.5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界限不清。右侧腋窝触及3个孤立的淋巴结肿块,质硬。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是A: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B: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C:血行肝转移D: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E: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包块3.5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界限不清。右侧腋窝触及3个孤立的淋巴结肿块,质硬。初步考虑为A:乳腺癌B:乳管内乳头状瘤C:乳房囊性增生D:乳腺纤维腺瘤E:急性乳腺炎

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乳房炎B、乳腺癌C、乳房结核D、乳腺囊肿E、乳房纤维腺瘤

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首先应考虑是何疾病()A、乳房结核B、乳房纤维腺瘤C、乳腺癌D、乳腺囊肿E、积乳

男,45岁。发现甲状腺左叶包块2个月。查体;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动度较小,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术前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A、甲状腺B超B、甲状腺CTC、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D、ECT检查E、甲状腺磁共振检查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乳无痛性肿物5d”来诊。查体:肿物位于右乳外上象限,活动,表面不光滑。为查明肿物性质,不合适的检查是()。A、超声B、乳腺钼靶X线片C、细针穿刺活检D、核芯针穿刺活检E、肿物切取活检

患者女,35岁。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查体右乳外上一约2.5cm包块,质硬,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询问病史时,对诊断有帮助的是()。A、家族乳腺癌病史B、生育史C、EB病毒感染史D、过敏史E、结婚年龄F、月经史

患者女,35岁。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查体右乳外上一约2.5cm包块,质硬,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按分期应属于()。A、Ⅱ期B、Ⅳ期C、ⅢA期D、ⅢB期E、0期F、Ⅰ期

单选题患者,女,29岁。发现右乳房肿块1年。体检:双侧乳房、乳头不对称,右乳头凹陷,皮肤可见橘皮样改变,右乳外上近乳晕区可触及一2.2cm×2.5cm×3cm大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固定。右腋窝末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首选哪项治疗?(  )A全乳房切除术B乳腺癌改良根治术C乳腺癌扩大根治术D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E化学药物治疗加内分泌治疗

单选题第14~15题共用题干)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乳房炎B乳腺癌C乳房结核D乳腺囊肿E乳房纤维腺瘤

单选题患者女,35岁。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查体右乳外上一约2.5cm包块,质硬,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按分期应属于()。AⅡ期BⅣ期CⅢA期DⅢB期E0期FⅠ期

单选题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乳房炎B乳腺癌C乳房结核D乳腺囊肿E乳房纤维腺瘤

单选题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首先应考虑是何疾病()A乳房结核B乳房纤维腺瘤C乳腺癌D乳腺囊肿E积乳

单选题男,45岁。发现甲状腺左叶包块2个月。查体;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动度较小,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术前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A甲状腺B超B甲状腺CTC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DECT检查E甲状腺磁共振检查

单选题患者女,52岁。发现右乳包块5天。查体: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护士指导患者术后行功能锻炼的要点,其中不包括()A术后5天内患肢制动,置于功能位B术后2~3天手指可以主动或被动活动C术后48小时可下床D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E锻炼的目标是患侧手绕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