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药物有效成分在肾排泄多少,认为对肾无害A.<15%B.<25%C.<35%D.<45%E.<50%

一般药物有效成分在肾排泄多少,认为对肾无害

A.<15%

B.<25%

C.<35%

D.<45%

E.<50%


相关考题:

药物的排泄主要经过哪个器官排泄( )A.大肠B.小肠C.肾D.膀胱E.以上都不是

一般认为药物有效成分由肾脏排出少于()对肾脏无害。 A.15%B.20%C.25%D.30%

轻度肾损害患者的用药量是A.常规剂量的15%~35%B.常规剂量的25%~50%C.常规剂量的45%~50%D.常规剂量的50%~75%E.常规剂量的75%~100%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A.胃B.小肠C.结肠D.肾E.胰腺

为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药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有效成分由肾脏排出少于20%一般认为无害B.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测定肾功能的可靠方法C.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25%时,则治疗方案应改变D.内生肌肝清除率与药物在血清内的半衰期呈正比关系E.药物有效成分由肾脏排出大于50%时,有的有害,有的无害

多数药物主要的排泄途径是A.肾排泄B.胆汁排泄C.肠道排泄D.乳腺排泄E.唾液排泄

关于药物肾排泄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物不能经肾排泄B.尿液的pH大有利于碱性药物排泄C.尿量大不利于排泄D.肾脏疾病时药物排泄量增加E.一般原型药物比其代谢物更易排泄

一般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肾排泄小于多少时,可用常规剂量A、15%B、18%C、20%D、25%E、35%

药物经肾排泄的特点A.弱酸性药物或代谢产物在肾排泄率高B.脂溶性药物或代谢产物在肾排泄率高C.大分子药物在肾排泄率高D.弱碱性药物或代谢产物在肾排泄率高E.水溶性药物或代谢产物在肾排泄率高

关于氨基苷类引起肾毒性的正确描述是A.与药物主要经肾排泄并在肾蓄积有关B.肾皮质药物浓度蓄积越多,对肾毒性越大C.主要影响肾小球D.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时易发生肾功能损害E.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多、排泄慢有关

多数药物主要的排泄途径是A.肾排泄B.肝排泄C.肠道排泄D.呼吸道排泄E.腺体排泄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肝B.肾C.肺D.胆E.心脏

影响药物肾排泄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经肾排泄B.尿液的pH小有利于弱酸性药物排泄C.尿量小有利于排泄D.肾病时药物排泄量不变E.一般原型药物比其代谢物更易排泄

一定时间内肾能将多少容积血浆中该药物清除的能力被称为A.肾小球过滤速度B.肾小管分泌C.肾清除力D.肾清除率E.肾排泄速度

新分泌的釉质基质所含的矿物盐仅占矿化总量的A. 15%~20%B. 25%~30%C. 35%~45%D. 45%~50%E. 55%~60%

发芽的温度一般宜保持在A. 8~15℃B. 18~25℃C. 28~35℃D. 38~45℃E. 36~37℃

一般药物有效成分在肾排泄多少,肾衰对其影响较小A、<50%B、<15%C、<35%D、<45%E、<25%

下列不属于药物排泄的途径是A.药物经肾排泄B.药物经胆汁排泄C.药物经唾液排泄D.药物经乳汁和汗液排泄E.药物经眼排泄

一般药物有效成分在肾排泄多少,认为对肾无害A:<15%B:<25%C:<35%D:<45%E:<50%

一般药物有效成分在肾排泄多少,认为对肾无害A.

在肾功能不良患者,叙述不符的是A.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B.经肾排泄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增高C.应避免使用损害肾的药物D.应根据损害程度调整用药量E.应根据损害程度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一般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肾排泄小于多少时,可用常规剂量A.15%B.18%C.20%D.25%E.35%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最小功能单位是A.肾单位B.肾上皮C.肾小管D.肾小球E.肾细胞

关于影响药物肾排泄相互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通过肾小管主动转运机制排泄入尿液的药物,同时应用时可存在排泄竞争B.肾血流对一些药物的肾排泄有重要影响C.丙磺舒可影响青霉素类药物的排泄D.较易经肾排泄的药物不会影响相对较难经肾排泄药物的正常排泄E.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减慢肾血流而影响一些药物的排泄

对肾无害的药物,有效成分经肾排泄率为()A、<15%B、<25%C、<35%D、<45%E、<50%

正常肾脊角的范围为()A、5°~15°B、15°~25°C、25°~35°D、35°~45°E、45°~55°

单选题对肾无害的药物,有效成分经肾排泄率为()A<15%B<25%C<35%D<45%E<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