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师为了评价某疫苗的效果,将人群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接种组,给予疫苗接种;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经过一个流行期后,对两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横断面研究

某医师为了评价某疫苗的效果,将人群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接种组,给予疫苗接种;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经过一个流行期后,对两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横断面研究


相关考题:

在某新疫苗预防接种试验中,受试儿童被随机地分配到“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儿童接种疫苗,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则A.该试验为单盲试验B.拒绝接种的儿童应包括在对照组C.该试验属双盲试验D.拒绝接种疫苗的儿童应被排除E.因不是所有的儿童均接种,所以试验无用

(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A.罹患率B.疾病漏报率C.疫苗效果指数D.疫苗保护率E.疫苗接种率

为了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随机确定1000名儿童接种疫苗,另1000名儿童不接种该疫苗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结果接种组3人发病,对照组30人发病,则该疫苗的保护率为A.20%B.10%C.27%D.90%E.18%

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100%A.罹患率B.疾病漏报率C.疫苗效果指数 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100%A.罹患率B.疾病漏报率C.疫苗效果指数D.疫苗保护率E.疫苗接种率

为观察水痘疫苗的预防效果,某地开展了一次预防接种试验,结果为:接种组400人中有10人发病,对照组400人中60人发病,该疫苗的效果指数为A.0.2B.0.8C.5D.6E.7

为评价某药物治疗效果,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经过1年后,对照两组情况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 )A.横断面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研究D.定群研究E.现况研究

某疫苗预防接种实验观察历时5年,观察期末结果如下: 疫苗接种与人群的发病分布以下结论哪一项正确A.疫苗有效,因为接种组的率低于未接种组B.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两组人数差别较大C.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5.0%及 5.5%是比不是率D.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未作显著性检验E.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不知道观察期内人口变动情况

为观察流感减毒活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获得如下结果级别接种人数病例数接种组2005对照组20050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0.10B、9.00C、10.00D、0.75E、0.90

(对照组的发病率-接种组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A、罹患率B、疾病漏报率C、疫苗效果指数D、疫苗保护率E、疫苗接种率

为评价某疫苗对某病的预防效果,随机抽取1000名儿童接种疫苗并随访10年,结果80%的儿童未感染该病。对该疫苗效果做何评价A.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免疫前的发病资料B.该疫苗并不十分有效,免疫不够理想C.该疫苗效果很好,因为免疫率高D.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随访未接种儿童E.该疫苗还需进行临床试验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活细胞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 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决定簇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 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实验组的处理:接种(),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的疫苗。

在一项评价流感减毒活疫苗效果的研究中,接种组流感的发病率为2.5%,对照组流感的发病率为25%,该疫苗的保护率为()。A、10%B、25%C、50%D、75%E、90%

某地开展某疫苗预防接种,本地7000居民中2000人接种,累计接种后两年的发病资料,7000居民中共发生本病220人,其中200名发生在未接种者中,20例发生在接种者中,发病率分别为4%和1%,两组某病发率明显差别,疫苗效果明显。此结论A、不正确,疫苗没有产生较高的免疫效价B、不正确,未进行显著性检验C、不正确,接种组和未接种组不是随机抽样的样本D、正确E、不正确,两组人数不等

评价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常用效果指数,其计算方法是()A、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B、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C、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D、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E、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

为评价某疫苗的效果,随机确定某地100名成人接种该疫苗,经过1个该病流行期后,95%的接种者未发生该病。就疫苗的效果而言,以下结论最正确的是()A、疫苗效果很好,因为保护率很高B、疫苗效果很好,因为效果指数很高C、尚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作假设检验D、尚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观察未接种者E、尚不能下结论,因为不知血清抗体滴度

为了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随机确定1000名儿童接种疫苗,另1000名儿童不接种该疫苗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结果接种组3人发病,对照组30人发病,则该疫苗的保护率为()A、10B、10%C、27%D、90%E、18%

在某新疫苗预防接种试验中,受试儿童被随机地分配到"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儿童接种疫苗,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则()A、该试验为单盲试验B、拒绝接种的儿童应包括在对照组C、该试验属双盲试验D、拒绝接种疫苗的儿童应被排除E、因不是所有的儿童均接种,所以试验无用

某医师为了评价某疫苗的效果,将人群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接种组,给予疫苗接种;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经过一个流行期后,对两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横断面研究

为评价某疫苗对某病的预防效果,随机抽取1000名儿童接种疫苗并随访10年,结果80%的儿童未感染该病。你对该疫苗效果做何评价()。A、该疫苗效果很好,因为免疫率高B、该疫苗并不十分有效,免疫不够理想C、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免疫前的发病资料D、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随访未接种儿童E、该疫苗还需进行临床试验

某地为评价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将流感疫苗施加给试验组对照组则应()。A、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处理B、与试验组具有可比性C、比试验组观察时间长D、比试验组观察例数少E、比试验组要求严格

某地为评价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将流感疫苗施加给试验组。该疫苗应视为()。A、处理因素B、受试对象C、试验效应D、诊断标准E、效果指标

单选题某医师为了评价某疫苗的效果,将人群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接种组,给予疫苗接种;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经过一个流行期后,对两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横断面研究

单选题在某新疫苗预防接种试验中,受试儿童被随机地分配到"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儿童接种疫苗,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则()A该试验为单盲试验B拒绝接种的儿童应包括在对照组C该试验属双盲试验D拒绝接种疫苗的儿童应被排除E因不是所有的儿童均接种,所以试验无用

单选题评价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常用效果指数,其计算方法是()A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B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C(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D(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E(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

单选题某地开展某疫苗预防接种,本地7000居民中2000人接种,累计接种后两年的发病资料,7000居民中共发生本病220人,其中200名发生在未接种者中,20例发生在接种者中,发病率分别为4%和1%,两组某病发率明显差别,疫苗效果明显。此结论A不正确,疫苗没有产生较高的免疫效价B不正确,未进行显著性检验C不正确,接种组和未接种组不是随机抽样的样本D正确E不正确,两组人数不等

单选题为了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随机确定1000名儿童接种疫苗,另1000名儿童不接种该疫苗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结果接种组3人发病,对照组30人发病,则该疫苗的保护率为()A10B10%C27%D90%E18%

单选题在某新疫苗预防接种试验中,受试儿童被随机地分配到“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儿童接种疫苗,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则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该试验属双盲试验B拒绝接种的儿童应包括在对照组C该试验为单盲试验D拒绝接种疫苗的儿童应被排除E因不是所有的儿童均接种,所以试验无用

配伍题流行病学实验()。|社区试验()。|临床试验()。A将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另一组不给这种措施,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B选择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随访两组各自的发病结局,以判断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C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组,以观察和检验预防或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效果D以某人群为整体,将其随机分组,以考核某药物或方法的效果,如饮水中加氟预防龋齿E将人群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观察某可疑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