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血压计选购时应注意A.血压计示值不允许有误差B.水银柱无断开C.水银柱上升灵活D.水银没有跑漏现象E.血压计外壳为金属制成

水银血压计选购时应注意

A.血压计示值不允许有误差

B.水银柱无断开

C.水银柱上升灵活

D.水银没有跑漏现象

E.血压计外壳为金属制成


相关考题:

采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符合标准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cm。 A、0.5B、1.0C、4.0D、2.5E、4.5

血压计的检查,下列可以用的是() A.打开开关,水银低于0点B.水银柱有裂隙C.打气时水银柱不能达到200mmHgD.袖带无漏气

用水银血压计测血压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A.用力打气,使血压计示值迅速升至180mmH9以上B.用后及时将血压计往左倾斜30℃,然后关闭水银阀C.用后及时将血压计往右倾斜45℃,然后关闭水银阀D.用后及时将血压计往左倾斜45℃,然后关闭水银阀E.搬动水银血压计应竖直

下列哪些是水银血压计的基本质量要求A、血压计的示值为允许误差±0.5kPa(±4mmHg)B、血压计的示值为允许误差土0.5kPa(±3.75mmHg)C、血压计不应漏水银D、脉搏数为±5%以内E、血压计有良好的气密性

在基层,推荐使用的血压计是:( ) A、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B、台式水银柱血压计C、腕式电子血压计D、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下列不属于血压计种类的是:()。 A.水银柱式血压计B.血压检测卡C.气压表式血压计D.电子血压计

为确保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读数精准,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下列哪些是水银血压计的基本质量要求( )。A.血压计的示值为允许误差±0.5kPa(±4mmHg)B.血压计有良好的气密性C.血压计不应漏水银D.脉搏数为±5%以内E.血压计的示值为允许误差±0.5kPa(±3.75mmHg)

测量血压时,选择的血压计应该是( )A. 经欧洲高血压学会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B. 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C. 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D. 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手指血压计E. 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腕式血压计

关于水银血压计选购及使用注意事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搬运时应稍倾斜B:用后及时将血压计往右倾斜45°C:使用时打气不要过猛D:水银柱上升灵活,无断开E:应有良好的气密性,不应漏水银

水银体温计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包括A:玻璃泡无裂纹和明显的气泡B:水银柱无中断,不能自流C:测体温前应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D:新生儿棒式体温计示值允差±0.15℃E:幼儿、精神失常、高热神昏及不能用鼻呼吸者都不可测口温,而测肛温

水银血压计的精确度与()无关。A、水银柱的倾斜B、水银的多少C、地球的重力加速度D、水银柱的粗细

测量血压偏低的原因是()A、血压计水银不足B、所测肢体比心脏水平低C、水银柱下降太快D、袖带过紧E、袖带太宽

水银柱式血压计分为台式和()两种。A、臂式B、手指式C、立式D、腕式

现在医学上使用的水银柱血压计是在()开始应用于临床的。A、1872年B、1896年C、1970年D、2005年

测得的血压值偏低,操作时可能存在哪些不当:()A、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B、袖带缠得太紧、充气不足C、袖带太宽D、血压计水银不足E、眼睛视线低于水银柱

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血压表上显示的血压数值___________实际动脉腔内压力。

血压计检查,下列可以用的血压计是()A、打开开关,水银低于0点B、水银柱有裂隙C、打气时水银柱不能达到200mmHgD、袖带无漏气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A、可以选用腕式。B、可以手指式电子血压计。C、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D、动态血压

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血压读数必须以水银柱液面顶端最接近的下方刻度为准。

判断题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血压读数必须以水银柱液面顶端最接近的下方刻度为准。A对B错

单选题血压计检查,下列可以用的血压计是()A打开开关,水银低于0点B水银柱有裂隙C打气时水银柱不能达到200mmHgD袖带无漏气

单选题血压测量标准方法()A可以选用腕式。B可以手指式电子血压计。C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D动态血压

单选题水银柱式血压计分为台式和()两种。A臂式B手指式C立式D腕式

单选题下列关于水银柱血压计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袖带大小应至少覆盖上臂的1/3B被测量者测量前2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等C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下2.5cmD被测量者的上臂血压计应低于心脏E所有读数应以水银柱凸面顶端为准

单选题家庭自测血压推荐(  )。A腕式电子血压计B上臂式电子血压计C水银柱血压计D光显血压计E液晶血压计

填空题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血压表上显示的血压数值___________实际动脉腔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