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近代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理论及其倡导者,哪项是错误的?( )A.田园城市(18世纪末)伊勃尼阿·霍华德B.邻里单位(20世纪20~30年代)克利莱思司·佩利C.绿色城市(20世纪20~30年代)华脱尔·格罗皮乌斯D.城市建筑生态学(20世纪60年代)鲍罗·索勒里

下列是近代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理论及其倡导者,哪项是错误的?( )

A.田园城市(18世纪末)伊勃尼阿·霍华德
B.邻里单位(20世纪20~30年代)克利莱思司·佩利
C.绿色城市(20世纪20~30年代)华脱尔·格罗皮乌斯
D.城市建筑生态学(20世纪60年代)鲍罗·索勒里

参考解析

解析:田园城市-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邻里单位——为了吸引更多的日本移民,新京规划相当重视住宅区的建设。美国人C.佩里(ClarenceA.Perry)受到1926年的田园集合住宅的启发,在1929年最早提出“邻里单位”的概念。绿色城市理论一绿色城市理论最早由现代建筑运动大师勒·柯布西埃在1930年布鲁塞尔展出的“光明城”规划里提出的。城市建筑生态学-20世纪60年代初鲍罗·索勒里提出了“城市生态建筑学”的新概念。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居住面积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B.建筑容积率=居住建筑总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C.居住建筑密度=居住建筑总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100%D.人口净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下列四项指标中哪项不是必要指标?( )A.总建筑密度B.居住区容积率C.人口净密度D.绿地率

在镇规划建设中,下列关于居住建设的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A.居住用地应在大气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B.居住建筑的布置应根据气候、用地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建筑的标准、类型、层数、朝向、间距、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和空间环境C.新建居住组群的规划,镇区住宅宜以多层为主,并应具有配套的服务设施D.旧区居住街巷的改建规划,应园地制宜体现传统特色和控制住户总量,并应改善道路交通、完善公用工程和服务设施,搞好环境绿化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B.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C.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D.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与地下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共用题干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城市边缘地带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国家关于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住宅用地是居住区用地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下列用地中,属于住宅用地的有( )。A:住宅组团(级)道路用地B:住宅建筑基底占地C:宅间小路用地D:宅间绿化用地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城市边缘地带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国家关于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住宅用地是居住区用地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下列用地中,属于住宅用地的有(  )。A、住宅组团(级)道路用地B、住宅建筑基底占地C、宅间小路用地D、宅间绿化用地

在我国,建筑学作为一级学科包括4个二级学科,其中两个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另外两个是:( )A.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B.建筑技术科学、环境艺术设计C.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D.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是(  )。 A:公共空间的详细规划设计B:建筑群体的详细规划设计C:基础设施的详细规划设计D:居住区的详细规划设计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雷德邦规划方案特点是人车分流B.邻里单位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人口规模C.居住小区的概念是随着居住区概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D.一般居住综合体比居住综合区的规模要小

下列选项中,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产业化要求”的是( )。A.居住区规划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等B.居住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C.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D.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舒适性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基本概念表述错误的是 ?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B.在总体规划层面的居住区规划,对下一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条件和依据。C.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居住区规划,提出规划条件作为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依据。D.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是居住区规模与配套的关系

在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标志着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的是()理论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第5.0.3条规定,在()类建筑气候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主要应考虑居住建筑夏季放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A、Ⅰ、ⅡB、Ⅱ、ⅢC、Ⅲ、ⅣD、Ⅰ

下列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有()A、绿地率。B、绿地覆盖率。C、绿地总面积。D、建筑面积毛密度。

()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首次进行的具有规划设计意识的大型建筑群组。A、天安门B、中山陵C、人民大会堂D、上海外滩

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原则。A、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的关系B、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C、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D、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E、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下列哪项不是宏观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范围()A、自然生态区景观设计B、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C、城市设计D、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A、居住区的区位B、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C、居住区人口规模D、上一层次规划

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相协调要求”的是( )A、居住区规划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等B、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C、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舒适性D、居住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单选题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居住建筑设置与否视具体情况而定B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C老年人居住建筑宜靠近相关服务设施D老年人居住建筑宜靠近公共绿地

单选题()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首次进行的具有规划设计意识的大型建筑群组。A天安门B中山陵C人民大会堂D上海外滩

单选题下列关于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设计,不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B居住街坊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3000人,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C公共绿地是指为居住区配套建设、可供居民游憩或开展体育活动的公园绿地D住宅建筑平均层数是指一定用地范围内,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的比值所得的层数

单选题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第5.0.3条规定,在()类建筑气候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主要应考虑居住建筑夏季放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AⅠ、ⅡBⅡ、ⅢCⅢ、ⅣDⅠ

填空题在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标志着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的是()理论

多选题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 )的建筑方针。A适用B经济C绿色D美观E合理

多选题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原则。A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的关系B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C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D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E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