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考古学者在一古墓中发掘出大批帛书,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技等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该墓是()。A.云梦睡虎地秦墓B.江陵张家山汉墓C.临沂银雀山汉墓D.长沙马千堆汉墓

1972年考古学者在一古墓中发掘出大批帛书,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技等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该墓是()。


A.云梦睡虎地秦墓

B.江陵张家山汉墓

C.临沂银雀山汉墓

D.长沙马千堆汉墓

参考解析

解析:睡虎地秦墓于l975年底在湖北省云梦县开始发掘;江陵张家山汉墓于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进行发掘;Il缶沂银雀山汉墓于1972年至1986年进行发掘,出土大量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汉代竹简;长沙马王堆汉墓于1972年至1974年进行发掘,出土帛书等珍贵文物。

相关考题: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84.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关于考古问题请教大家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宝贵的书籍或乐谱等文献资料已失传,而有一部分书籍是从古墓中发现的。那么对待那些失传的文献资料有可能会在他失传年代以前的年代的墓中发现。我想问大家是否同意我的想法?如果不同意请说出你的想法。谢谢

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常常需要追本溯源,研究对象的历史,例如生物史、天文史、科技史等,这就是历史的方法。历史研究所凭借的必须是( )和( )。 A、历史文献B、考古文物C、野史资料D、文学作品

2008年,福建宁德金涵乡上金贝村发现了一座形式奇特的古墓,引发了近一年的纷争。2009年9月,墓主人的身份得到了确认,因为福建省文物局对外发布消息称,经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确认,宁德上金贝古墓建造年代为元末明初,墓主人并非建文帝。 下列最有可能作为上述论证前提的假设是( )。 A.从宁德上金贝古墓中发掘出的很多文物,上面有铭文表明墓主人并非建文帝B.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出的考古发现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并得到公认 C.参与发掘工作的所有人员均证明,墓中发掘出来的文物全是真的 D.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多次成功地发掘古代坟墓,经验很丰富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据此判断,这块石刻中“分土建邦……”最早应记录的历史时期应是()A.西周B.秦朝C.汉代D.元代

1972年考古学者在一古墓中发掘出大批帛书,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技等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该墓是( )。A.云梦睡虎地秦墓B.江陵张家山汉墓C.临沂银雀山汉墓D.长沙马王堆汉墓

曹操墓的具体位置历来争议颇多,宋代以来就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但该墓的位置近来已经得到确认,因为河南省文物局于2009年12月对外公布,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确认,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论证所依赖的假设?A.从西高穴村的墓中发掘出很多文物,上面有文字表明此墓就是曹操墓B.参与发掘工作的所有人员均证明,墓中发掘出来的文物全是真的C.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多次成功地发掘古代坟墓,经验很丰富D.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出的考古发现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并得到公认

语言学与考古学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反映人类的历史。语言在不断地变化,而考古挖掘出来的器物,其特征如果没有破损的话,并不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考古发现的可信之处,但是考古学也有其局限处。古代某一文化的器物并不是都可以挖掘得到的,而且每次地下挖掘都需要很大的支出,不是每一个学者都能花费得起的。而语言材料随时可得,我们只要具备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知识,随时可以在现存的语言中去挖掘“语言化石”。所以,有许多古代文化的历史,在考古学中得不到验证,用语言学的材料却可以验证它们。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语言学与考古学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反映人类的历史B.考古发现有其可信之处,但是考古学也有其局限处C.许多古代文化的历史,因考古学的局限而得不到验证,用语言学的材料却可以验证它们D.我们只要具备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是随时可以在现存的语言中去挖掘“语言化石”的

曹操墓的具体位置历来争议颇多,宋代以来就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但该墓的位置近来已经得到确认,因为河南省文物局于2009年12月对外公布,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据确认,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论证所依赖的假设?A.从西高穴村的墓中发掘出很多文物,上面有文字表明此墓就是曹操墓。B.参与发掘工作的所有人员均证明,墓中发掘出来的文物全是真的。C.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多次成功地发掘古代坟墓,经验很丰富。D.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出的考古发现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并得到公认。E.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中没有发现有曹操的直系后代。

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  )。A:2000年的历史B:3000年的历史C:4000年的历史D:5000年的历史

1979年4月,考古队在云梦县城北周田村古墓中发掘出著名的西汉陶楼,并被列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通过古代文献、考古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历史。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考古学是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

1932年起在中山大学任教近20年,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研究涉及历史、哲学、文学、音乐、戏剧、考古、宗教、政治、经济、中外文化关系等各个领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中山大学教授是谁?

研究史前人类的历史,主要借助考古发掘的资料。如果要对史前社会进行分期,历史学者一般依据的标准是()。A、发掘出的史前人类遗骸B、遗址中的动植物残留C、史前人类使用的工具D、遗址周边环境

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据此判断,这块石刻中“分土建邦……”最早应记录的历史时期应是()A、西周B、秦朝C、汉代D、元代

裴文中先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家。A、历史B、气象C、考古和古生物D、人类

最基本的考古学分支是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等。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据最新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墓、二鼎墓、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①该国应是诸侯封国②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③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④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  )被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A克其克阿尔帕墓群B霍斯哈巴克墓群C八塔台古墓群D阿斯塔那古墓群

单选题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单选题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主要著作《朱子语类》是一部涉及()领域的重要著作。A哲学B历史C文学D政治、哲学、历史、文学

单选题研究史前人类的历史,主要借助考古发掘的资料。如果要对史前社会进行分期,历史学者一般依据的标准是()。A发掘出的史前人类遗骸B遗址中的动植物残留C史前人类使用的工具D遗址周边环境

单选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单选题据最新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墓、二鼎墓、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①该国应是诸侯封国②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③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④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