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高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高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 8mmolL。诊断性治疗最佳选择( )A.氢氯噻嗪B.α-受体阻滞剂C.钙通道阻滞剂D.螺内酯

女性,32岁,高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高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 8mmolL。

诊断性治疗最佳选择( )
A.氢氯噻嗪
B.α-受体阻滞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螺内酯

参考解析

解析:该年轻患者患高血压半年,无高血压病家族史,化验血钾减低,而且有肌无力的低钾表现。当发现高血压患者伴低钾时,一般首先应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余三种诊断的可能性均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血醛固酮水平增高,而肾素活性下降,可帮助确定诊断,尿VMA(香草基杏仁酸)检查是为诊断嗜铬细胞瘤提供依据,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无特异性诊断价值;诊断性治疗的最佳选择是选用螺内酯,因为螺内酯是醛固酮拮抗剂,用后能降低血压和纠正低钾紊乱。钙通道阻滞剂可使部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醛固酮产生量减少,血钾和血压恢复正常,因为不是全部患者有效,所以不是最佳选择。旷受体阻滞剂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氢氯噻嗪是利尿剂,可以降压,但会使血钾下降,因此不适用。

相关考题:

女性,35岁,高血压5年,血压在160~180/100~120mmHg之间,常感乏力、心悸,间断服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不佳,此次化验血钾3.0mmol/L,未服用其他降压药,其诊断可能为A、肾动脉狭窄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高血压病D、皮质醇增多症E、嗜铬细胞瘤

简要病史女性,52岁。主诉:间断性腹泻半年,加重伴发热10天。

女性,64岁。间断憋气10天门诊就诊。有高血压病病史18年,血压控制不理想。

女性,32岁,高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高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 8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病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嗜铬细胞瘤D.慢性肾炎

女性,32岁,高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高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 8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高血压病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嗜铬细胞瘤D.慢性肾炎

女性,32岁,高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高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 8mmol/L。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査是A.尿常规B.尿VMA测定C.血肾素、醛固酮测定D.肾功能检查

女性,32岁,髙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髙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8mmol/L。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尿常规 B.尿VMA测定C.血肾素、醛固酮测定 D.肾功能检査

女性,32岁,髙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髙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8mmol/L。诊断性治疗最佳选择A.氢氯噻嗪 B.α-受体阻滞剂C.钙通道阻滞剂 D.螺内酯

女性,35岁,高血压2年,半年来多饮多尿,反复手足麻木,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下列检查中最有意义的是()A、血ACTB、血钾C、血磷D、血氯E、血BUN

女性,40岁,高血压5年,血压为(160~170)/100mmHg,常感乏力,心悸,间断服用卡托普利(开博通)治疗,效果不佳,此次化验血钾3.0mmol/L,未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B、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C、高血压病D、肾动脉狭窄E、嗜铬细胞瘤

简要病史:女性,64岁。间断憋气10天门诊就诊。有高血压病病史18年,血压控制不理想。

问答题简要病史女性,52岁 。主诉:间断性腹泻半年,加重伴发热10天 。

问答题简要病史:女性,64岁。间断憋气10天门诊就诊。有高血压病病史18年,血压控制不理想。

单选题女性,35岁,高血压2年,半年来多饮多尿,反复手足麻木,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下列检查中最有意义的是()A血ACTB血钾C血磷D血氯E血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