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向乙借钱,并告诉乙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乙一笔钱。乙便把钱借给甲。对乙,应以( )处罚。A.走私罪B.受贿罪C.行贿罪D.走私罪共犯

甲向乙借钱,并告诉乙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乙一笔钱。乙便把钱借给甲。对乙,应以( )处罚。

A.走私罪

B.受贿罪

C.行贿罪

D.走私罪共犯


相关考题:

在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乙所行使的权利属于行使抗辩权的是( )。A.甲向乙请求返还200元钱,乙以从未欠甲钱为由予以拒绝,经查,乙所言属实B.甲向乙请求返还200元钱,乙以甲之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予以拒绝C.甲欺诈乙而订立买卖合同,甲请求乙履行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乙则主张撤销合同D.甲因货物买卖享有对乙的金钱债权200元,乙因劳务而对甲享有200元的报酬请求权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甲向乙主张给付,乙则称双方债务抵销

甲向朋友乙借钱,并告诉乙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就分给乙一笔钱。甲事后如约而行,则乙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B.构成行贿罪C.构成受贿罪D.构成走私罪共犯

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乙所行使的权利属于抗辩权的是:( )A.甲和乙签订合同,约定同时履行,甲在乙还没有履行的情况下,请求乙履行,乙拒绝B.甲向乙请求返还500元钱,乙以从未欠甲钱为由予以拒绝,经查;乙所言属实C.甲向乙请求返还500元钱,乙以甲之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予以拒绝D.甲欺诈乙而订立买卖合同,甲请求乙履行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乙则主张撤销合同

第 60 题 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  )罪名处罚。A.走私罪B.行贿罪C.受贿罪D.走私罪共犯

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 )罪名处罚。A.走私罪B.行贿罪C.受贿罪D.走私罪共犯

甲向乙借钱,甲对乙拥有的是一种期待权。

依据合同保全理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是()。A.甲与乙做生意,甲因此赔了很多钱,甲的债权人可以撤销甲与乙的行为B.甲将其所有的一幅画卖给了乙,乙听说甲又与丙签订买卖该画的合同,而丙是知道甲已经将画卖给了乙的,乙可以撤销甲与丙间的买卖合同C.甲欠很多人钱,一时间无法偿还,甲想与其将钱还给外人,还不如给自己的亲戚,便把所余不多的钱赠给了亲戚,甲的债权人可以撤销甲的赠与行为D.甲租了乙的房子居住,在租赁期间内乙在未通知甲的情况下将房子卖给了丙,甲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并撤销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

甲托付乙买一笔记本电脑,并交给乙1万元钱。请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被强盗抢走了这1万元,则损失应由甲承担B.乙被强盗抢走了这l万元,则损失应由乙承担C.乙被人欺诈,购买了一劣质电脑,则损失应由甲承担D.乙被人欺诈,购买了一劣质电脑,则损失应由乙承担

甲起诉乙,要求其偿还借款,下列( )证据能够作为乙向甲借款事实的直接证据。A.甲向法院提交的乙向其借款时出具的借据的复印件B.甲向法院提交的其向乙的银行卡转款的银行凭条C.甲的朋友丙向法院提供的曾听甲说乙要向甲借钱的证词D.甲的同事丁向法院提供的曾见到甲交给过乙钱的证词

甲借给乙8万元,乙写下借条并签名写上借款日期后交给甲,过了一段时间,乙还给甲一部分钱。还了这笔钱后,乙让甲把借条拿出,乙在借条上写上“还借款柒万。”然后签名写上日期,将借条还给甲。过了一段时间,甲要求乙归还借款七万元,而乙认为自己只欠甲一万,已经还了七万了。请问:乙现在依然欠甲多少钱()? A.8万元B.1万元C.15万元D.7万元

2012年1月,乙为了购买笔记本电脑向甲借款11000元,约定还款日期为2012年12月15日,后乙一直拒绝还款。2013年甲将乙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借款。该案中,就乙向甲借款事实的证明,下列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A、甲向法院提交的乙向其借款时出具的借据B、甲向法院提交的其向乙的银行卡转款的银行凭条C、乙的朋友丙向法院提供的乙经常向朋友借钱但不按时归还的证言D、甲的同事丁向法院提供的曾见到甲交给过乙钱的证词

某甲,26岁月,1998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1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4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甲、乙均为自然人,甲曾向乙借钱1000元, 后在一次吃饭时,乙当众向甲表示该钱不用偿还,甲当 场表示一定要还,后甲乙因矛盾闹翻,乙要求甲还款 1000元,遭到甲拒绝,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铕误 的是:( )A.甲、乙之间的债务因乙的免除行为而消灭B.甲与乙之间未形成赠与合同关系,甲仍应还该 1000 元C乙对甲的债权自乙要求甲还款时起算诉讼时效D.乙对甲的债权自甲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利息

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待回内地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  )处罚.A.洗钱罪B.行贿罪C.受贿罪D.走私罪共犯

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乙为了购买汽车向甲借了3万元钱,甲多次向乙索要,乙以种种借口推脱不还。2004年7月的一天,甲得知乙要将3万元货款存人银行,在乙去银行的途中,甲将乙拦下索要3万元,乙不还,两人发生抓扯,甲便拿出水果刀威胁乙,随后甲将乙刺倒在地后拿走乙身上的3万元钱。经鉴定乙为重伤。甲被抓获后,提出他拿走乙的3万元钱是乙从事非法传销的违法所得,并提供了乙进行传销活动的办公场所。公安机关查证属实并将乙抑获。公安机关在对乙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发现,乙1990年因为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3年1月30日经裁定予以假释。 问:(1)甲构成何罪? (2)甲有无特殊的量刑情节? (3)对乙裁定假释是否正确? (4)对乙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甲借给乙1000元钱,并商定乙于一年后偿还1050元,但是,一年后价格水平上涨了10%,那么此过程中的受益者是()。A、甲B、乙C、第三人D、不确定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乙均无罪B、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无罪C、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D、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17岁的高中生甲向30岁的邻居乙借钱1000元购买自行车,在购买时不慎将钱丢失。乙要求甲还钱,甲不得已将事情告诉父母。甲的父母一方面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另一方面认为乙不应该借钱给其未成年的孩子,而且钱已丢失,因而拒绝还钱。如果甲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甲的父母是否有法定义务向乙偿还1000元钱?为什么?

17岁的高中生甲向30岁的邻居乙借钱1000元购买自行车,在购买时不慎将钱丢失。乙要求甲还钱,甲不得已将事情告诉父母。甲的父母一方面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另一方面认为乙不应该借钱给其未成年的孩子,而且钱已丢失,因而拒绝还钱。甲的父母是否有法定义务向乙偿还1000元钱?为什么?

2012年某日乙二人同到一发屋理发,甲与发屋中的卖淫女搭识并达成卖淫嫖娼的意向,但甲没有带钱,乙在明知甲欲嫖娼的情况下,借钱给甲让甲嫖娼,后甲在嫖娼过程中被当场抓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乙的行为应予处罚B、对乙的行为不予处罚C、乙提供给甲的钱属于嫖资,应予扣押D、乙提供给甲的钱属于乙的合法财产,不应扣押

居住在香港的甲伪造了500万元人民币,偷运至内地卖给事先联系好的乙。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A、甲构成出售假币罪,乙构成购买假币罪B、甲构成走私假币罪,乙构成购买假币罪C、甲构成伪造假币罪,乙构成走私假币罪D、甲构成伪造假币罪及走私假币罪,乙构成走私假币罪

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 )罪名处罚。A、走私罪B、行贿罪C、受贿罪D、走私罪共犯

下列借款合同有效的是:()A、甲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高利转贷于乙,乙因借钱投资心切,未问资金来源便匆忙于甲订立借款合同。B、甲向单位职工集资取得资金并转贷给乙,乙希望通过该资金的运作给该单位职工以及甲乙二人带来利益C、甲向乙借款欲购买凶杀人,但未告诉乙借款的目的,乙猜测出甲额借钱目的,但碍于和甲的密切关系而勉强借款D、甲向乙索要好处费,但乙要求待事情办妥之后支付,为留一凭证,乙与不知情的甲妻订立了借款合同

单选题下列借款合同有效的是:()A甲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高利转贷于乙,乙因借钱投资心切,未问资金来源便匆忙于甲订立借款合同。B甲向单位职工集资取得资金并转贷给乙,乙希望通过该资金的运作给该单位职工以及甲乙二人带来利益C甲向乙借款欲购买凶杀人,但未告诉乙借款的目的,乙猜测出甲额借钱目的,但碍于和甲的密切关系而勉强借款D甲向乙索要好处费,但乙要求待事情办妥之后支付,为留一凭证,乙与不知情的甲妻订立了借款合同

单选题甲去购买彩票,其友乙给甲10元钱让其顺便代购彩票,同时告知购买号码,并一再嘱咐甲不要改变。甲预测乙提供的号码不能中奖,便擅自更换号码为乙购买了彩票并替乙保管。开奖时,甲为乙购买的彩票中了奖,二人为奖项归属发生纠纷。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A甲应获得该奖项,因按乙的号码无法中奖,甲、乙之间应类推适用借贷关系,由甲偿还乙10元B甲、乙应平分该奖项,因乙出了钱,而甲更换了号码C甲的贡献大,应获得该奖项之大部,同时按比例承担彩票购买款D乙应获得该奖项,因乙是委托人

判断题大家都认为初三的甲某比较厉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三的乙某借钱,乙某因惧怕甲某,被迫将每天吃早点钱和其他零钱,共1000余元交给了甲某。事发后,甲某说:是乙某主动给的,我又没犯罪。()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