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网上诈骗、网络谣言等行为也“应运而生”。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施行《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立法,除了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公民及法人信息安全,还旨在:A.控制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B.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C.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D.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网上诈骗、网络谣言等行为也“应运而生”。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施行《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立法,除了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公民及法人信息安全,还旨在:

A.控制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
B.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
C.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
D.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

参考解析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旨在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装上“法律的盾牌”。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并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重点解决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滞后的问题。故本题答案选BCD。

相关考题:

2012年我国通过(),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B.《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C.《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D.《刑法修正案(七)》

我国网络安全法确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包含()。A、确立了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要求网络运营商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必须经被收集人同意B、确立了泄露、损坏、丢失个人信息的告知和报告制度C、公民个人信息的删除权和更正权制度D、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保密制度

根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实施的行为有()。A.收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B.窃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C.保存公民个人电子信息D.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E.出售他人个人电子信息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强调,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电子信息,网络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公民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予以制止。该《决定》旨在(  )。A.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B.扩张政府的管制权力C.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D.增强公民信息透明度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无穷活力,也滋生了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清理网络空间、保护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迅速转换为立法行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网络安全法》并于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互联网的法网渐织渐密。该法属于法的渊源中的:A.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

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A、网络信息服务B、网络安全保护C、网络社交安全D、网络社会管理

为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表明()。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人民民主的主体和权利不断扩大 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完全统一的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必须完善以下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规?()A、网络信息安全B、网络信息服务C、网络安全保护D、网络社会管理

2012年12月28日()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该决定是对公民隐私权、表达权等权利进行保护的法律,它的核心内容和立法宗旨是建立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制度。 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立法的呼声,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上述决定。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什么方面?

很多网民都曾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网络已经成为侵犯个人隐私的“重灾区”。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别人的监视之下。保护公民网上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①有利于加强基层群众自治,调解社区的邻里纠纷②有利于保护个人的财产、名誉、尊严和生命安全③需要国家加大网络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保护力度④要求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质询权和提案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网上诈骗,网络谣言等行为也“应运而生”。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施行《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立法,除了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公民及法人信息安全,还旨在( )。A、控制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B、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C、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D、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

《网络安全法》重视对公民个人的信息保护,《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A、政策保护B、法律控制C、政府控制D、法律保护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标志着网络信息保护立法工作翻开了新篇章P40A、《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B、《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C、《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D、《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

哪项措施不能保护网络个人隐私信息()。A、把信息存到网站上B、加强立法C、加强网络监管D、加强技术保护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该决定是对公民隐私权、表达权等权利进行保护的法律,它的核心内容和立法宗旨是建立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制度。 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从“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角度看,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公民网络信息保护的立法?

单选题哪项措施不能保护网络个人隐私信息()。A把信息存到网站上B加强立法C加强网络监管D加强技术保护

单选题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标志着网络信息保护立法工作翻开了新篇章P40A《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B《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C《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D《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

多选题我国网络安全法确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包含()。A确立了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要求网络运营商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必须经被收集人同意B确立了泄露、损坏、丢失个人信息的告知和报告制度C公民个人信息的删除权和更正权制度D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保密制度

判断题《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A对B错

问答题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的问题。由于社会观念、信息产业、科学技术以及立法规划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没有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较为猖獗。非法倒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体包括:个人户籍资料、车辆档案、银行存款及交易明细、公司工商档案、旅客住宿记录、乘坐航班记录、手机机主信息、犯罪记录、暂住证和护照等,甚至还包括港澳和外国人的信息资料。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主要有三类。第一,犯霏嫌疑人从网上向上家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加价卖给下家,非法获利。第二,犯罪嫌疑人违法开设私人侦探公司,通过非法在网上购得公民个人信息,使用自制或违法购得的侦查器材,进行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私家调查。第三,违法开设讨债公司,通过非法在网上购得公民个人信息,用于代他人讨要债务。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并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重点解决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滞后的问题。在网络时代应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单选题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标志着网络信息保护立法工作翻开了新篇章。A《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B《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C《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D《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多选题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A网络信息服务B网络安全保护C网络社交安全D网络社会管理

单选题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是网络交易的前提和基础,一旦泄露,会给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由于缺少相关法律,对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谋取巨额利润的一些商家甚至不法分子,难以追究其法律责任。面对这种情况,包括美国在内的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也在研究如何管理和规范互联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并建立了专门的执法机构。如果我国不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步伐,将会带来公民对个人信息安全缺乏信心、互联网公司收集不到有效信息、社会公信难以形成等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保护个人信息是规范网络交易的重要内容B要依法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C不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会带来诸多问题D我国应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

单选题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强调,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电子信息,网络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公民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予以制止。该《决定》旨在()。A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B扩张政府的管制权力C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D增强公民信息透明度

单选题2012年12月28日()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

问答题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的问题。由于社会观念、信息产业、科学技术以及立法规划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没有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较为猖獗。非法倒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体包括:个人户籍资料、车辆档案、银行存款及交易明细、公司工商档案、旅客住宿记录、乘坐航班记录、手机机主信息、犯罪记录、暂住证和护照等,甚至还包括港澳和外国人的信息资料。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主要有三类。第一,犯霏嫌疑人从网上向上家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加价卖给下家,非法获利。第二,犯罪嫌疑人违法开设私人侦探公司,通过非法在网上购得公民个人信息,使用自制或违法购得的侦查器材,进行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私家调查。第三,违法开设讨债公司,通过非法在网上购得公民个人信息,用于代他人讨要债务。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并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重点解决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滞后的问题。结合材料和社会实际,请分析倒卖个人信息行为猖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