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B.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C.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D.从本案的法官、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各自的行为看,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
B.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
C.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
D.从本案的法官、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各自的行为看,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参考解析

解析:苏格拉底本于其良知、道德感而传授哲学,却被当时的法律认定为“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犯罪。故A项表述正确。苏格拉底认为判决不公正,仍坚持其哲学立场(如不能以错还错),故B项正确。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仍服从该判决,显然他没有感知到“恶法非法”,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认为逃亡是毁坏法律,而其朋友欲帮其逃亡,显然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故D项表述正确。

相关考题: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因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罪被判死刑,但是,苏格拉底认为:不管判决是否公正,都不应该擅自逃离,既然是雅典的公民,就必须服从雅典的判决,不管名誉是否受损,能否为社会带来好处,都不应该逃离。这体现了基于正义的义务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卢梭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被判为不敬神罪,并被判处()。A.终身监禁B.死刑C.罚金D.有期徒刑

下列哪些行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 )A.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甲撤回诉讼B.被告乙在一审中败诉,但其不提出上诉C.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被告乙不执行判决,原告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D.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生效民事判决提起再审

在古代科学文化巅峰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视为“最有智慧的人”。这位哲学家却总是强调:“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向人们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 )A.苏格拉底不愿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B.苏格拉底实际上不是“最有智慧的人”C.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无知”D.苏格拉底的“智慧”与他人没有不同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个人主义D.相以主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判处死刑。当时的宣判机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议会

公元前399年,古代希腊雅典最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时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元老院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件事反映了雅典()A、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B、民主政治得到充分体现C、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D、民主政治存在局限,导致国家权力误用

苏格拉底由于直言不讳,得罪了某些政客,被他们以“不信神”和“误导青年”的罪名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苏格拉底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艾农斯(雅典郊区一农民)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艾农斯决定举手投他有罪!结果,表决以多数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与结果显示了()A、雅典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C、雅典民主政治的公平公正的原则D、雅典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被指控“渎神和腐化青年”而受到审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苏格拉底的朋友劝他最好逃离雅典,他的答复是:“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他平静地接受了死刑。材料表明()A、雅典民主制度处于初创阶段B、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D、雅典民主程序缺乏公正

苏格拉底被人控告的罪名是败坏青年?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A、他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B、他认为法律至上C、他遵守社会道德D、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

“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苏格拉底案,在程序上符合雅典的制度和法律,是合理合法的B、苏格拉底案是典型的冤案,反映了雅典民主被少数贵族操纵的现象C、雅典的直接民主制是进步的,但是也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的结果D、苏格拉底案,也体现了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苏格拉底因“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时的宣判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军事机关

苏格拉底曾指出:“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苏格拉底具有很强的公民意识B、苏格拉底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C、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大局限性D、雅典城邦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个人主义D、相以主义

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看成是()的典型。

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判处死刑时的年龄是()A、50.0B、60.0C、70.0D、80.0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B、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C、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D、从本案的法官、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各自的行为看,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填空题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看成是()的典型。

单选题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个人主义D相以主义

单选题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判处死刑时的年龄是()A50.0B60.0C70.0D80.0

判断题苏格拉底被人控告的罪名是败坏青年?A对B错

判断题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