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在求强的思想指导下,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企业()A.江南制造局B.福州船政局C.安庆内军械所D.天津机器局

清政府在求强的思想指导下,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企业()

A.江南制造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局


相关考题:

1842年8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北京条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张謇,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推行“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于()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学院——通州师范学院。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B.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强学会C.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D.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武昌起义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B.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强学会C.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D.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起义——武昌起义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主要依据是()A.创办了军事工业B.创办了新式学堂C.创建了海军D.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1842年8月29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

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的英舰汉华丽号上,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军事工业。

1862年,清政府创办了第一个新学堂—(),1866年设立了天文算学馆。1876年公布了“()”,形成了统一的课程设置与章程。

清政府在求强的思想指导下,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企业()A、江南制造局B、福州船政局C、安庆内军械所D、天津机器局

“弱国无外交”是中国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是()。A、中俄《尼布楚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中英《天津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为“自强”“求富”而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等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创办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

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先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A、汉阳铁厂B、开平矿务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主要依据是()A、创办了军事工业B、创办了新式学堂C、创建了海军D、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近代,反映国民党作战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是()。A、《蒋总统军事思想大系》B、《国防论》C、《国防新论》D、《游击战纲要》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中国近代,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与作战理论发生了历史性演变,产生了不同阶级、不同军事集团的作战理论,呈现出()和()局面。

填空题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也就是《南京条约》。

单选题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先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A汉阳铁厂B开平矿务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

判断题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的英舰汉华丽号上,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A对B错

单选题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清政府在求强的思想指导下,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企业()A江南制造局B福州船政局C安庆内军械所D天津机器局

填空题1862年,清政府创办了第一个新学堂—(),1866年设立了天文算学馆。1876年公布了“()”,形成了统一的课程设置与章程。

单选题“弱国无外交”是中国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是()。A中俄《尼布楚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中英《天津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