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梁具有中间铰链C,试作AB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欲使该梁的最大弯矩的绝对值最小,则a/l应等于:A.0.618 B.0.5 C. 0. 207 D. 0.1

图示梁具有中间铰链C,试作AB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欲使该梁的最大弯矩的绝对值最小,则a/l应等于:

A.0.618 B.0.5 C. 0. 207 D. 0.1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首先作出梁的弯矩图,求出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然后令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绝对值相等,可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把l作为已知量,可求出a的值。

相关考题:

在无荷载作用梁段内力图的特征是() A、剪力图平行轴线B、弯矩图平行轴线C、剪力图斜直线D、弯矩图斜直线

在集中力作用处,梁的剪力图有(),其变化值等于();在集中力偶作用处,梁的弯矩图有(),其变化值等于()。

简支梁绝对值最大弯矩的意义是() A、中某截面的最大弯矩值B、梁中点较近的某截面的弯矩值C、中各截面的最大弯矩中的最大值D、中点截面的最大弯矩值

在梁的中间铰处,若无集中力,又无集中力偶作用,则在该处梁的( )。 A.剪力图连续,弯矩图连续但不光滑B.剪力图连续,弯矩图光滑连续C.剪力图不连续,弯矩图连续但不光滑D.剪力图不连续,弯矩图光滑连续

框架结构在节点水平集中力作用下,()。 A.梁和柱的弯矩图都呈直线形B.梁的弯矩图呈直线形,柱的弯矩图呈曲线形C.柱的弯矩图呈直线形,梁的弯矩图呈曲线形D.梁和柱的弯矩图都呈曲线形

悬臂梁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列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确定剪力和弯矩的最大值。

若两梁的跨度、荷载和支撑相同,但横截面面积不同,则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上荷载如图所示。已知P=6kN、l=4m、b=0.1m、h=0.2m,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梁中的最大正应力。

简支梁AB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示,该梁正确的受力图是(  )。

悬臂梁的载荷如图,若集中力偶m在梁上移动,梁的内力变化情况是(  )。A.剪力图、弯矩图均不变B.剪力图、弯矩图均改变C.剪力图不变,弯矩图改变D.剪力图改变,弯矩图不变

梁在集中力作用处,内力图的规律是( )。A.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平滑B.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点C.剪力图有尖点,弯矩图有突变D.剪力图平滑,弯矩图有突变

欲使图示连续梁BC跨中点正弯矩与B支座负弯矩绝对值相等,则应等于(  )。A、2B、5/8C、1/2D、1/3

图示梁的抗弯刚度为EI,长度为l,欲使梁中点C弯矩为零,则弹性支座刚度k的取值应为(  )

图示连续梁,中间支座截面的弯矩MB (以下侧受拉为正)等于:

已知某静定梁的弯矩图如下图所示,则该梁的荷载图可能是( )。A.AB.BC.CD.D

如图5-26所示梁,当力偶Me的位置在梁的AB段内改变时,有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剪力图、弯矩图都改变B.剪力图不变,只弯矩图改变C.弯矩图不变,只剪力图改变 D.剪力图、弯矩图都不变

计算图示静定梁,并画弯矩图。

作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梁弯矩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剪力图上该点()的大小。

梁某截面的弯矩,若梁在该截面附近弯成(),则弯矩为正;弯成()则弯矩为负。

梁的抵抗弯矩图不切入设计弯矩图,则可保证全梁的()A、斜截面受剪能力B、斜截面受弯能力C、正截面受弯能力D、正截面受剪能力

整根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在跨度中间处()。A、剪力最大,弯矩等于零B、剪力等于零,弯矩也等于零C、剪力等于零,弯矩为最大D、剪力最大,弯矩也最大

表示梁横截面上的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的曲线,称为()。A、弯矩图B、剪力图C、轴力图D、扭矩图

如果梁的外力(包括载荷及支座)为对称图形,则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应当是()。A、剪力图和弯矩图均为正对称图形B、剪力图为正对称图形,弯矩图为反对称图形C、剪力图和弯矩图均为反对称图形D、剪力图为反对称图形,弯矩图为正对称图形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其内力图()A、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光滑连续B、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转折C、弯矩图有突变,剪力图光滑连续D、弯矩图有突变,剪力图有转折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因无节点间荷载,()。 A、梁、柱的弯矩图都是直线形B、梁、柱的弯矩图都是曲线形C、梁的弯矩图是直线形、柱的弯矩图是曲线形D、梁的弯矩图是曲线形、柱的弯矩图是直线形

单选题欲使图示连续梁BC跨中点正弯矩与B支座负弯矩绝对值相等,则应等于( )。A 2B 5/8C 1/2D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