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点之间并联了三根管道,则AB之间的水头损失hfAB等于:A. hf1+hf2 B. hf2+hf3C.hf1+hf2+hf3 D. hf1=hf2=hf3

A、B两点之间并联了三根管道,则AB之间的水头损失hfAB等于:
A. hf1+hf2 B. hf2+hf3
C.hf1+hf2+hf3 D. hf1=hf2=hf3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参看并联管道相关内容,并联管道分流点与汇流间管道水头损失相等。

相关考题:

对于并联长管道,每根管道的() A、水力坡度相等B、流量相等C、切应力相等D、沿程水头损失相等

对于并联长管道,每根管道的()相等。 A、流量B、切应力C、沿程水头损失D、水力坡度

对于并联长管道,每根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相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均匀流上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等于它们之间的水头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供热管道中任意两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之差()水流过该两点之间的管道压力损失值。 A.高于B.等于C.低于

A、B两点之间并联了三根管道,则AB之间的水头损失hfAB等于( )。A.hf1+hf2B.hf2+hf3C.hf1+hf2+hf3D.hf1=hf2=hf3

A、B两点之间并联了三根管道,则AB之间的水头损失hfAB等于:A. hf1+hf2B. hf2+hf3C.hf1+hf2+hf3D. hf1=hf2=hf3

长管并联管道中各并联管段的(  )。A. 水头损失相等 B. 总能量损失相等 C. 水力坡度相等 D. 通过的流量相等

图所示,并联长管1、2、3,A、B之间的水头损失为( )。A hfAB=hf1=hf2=hf3B hfAB=hf1+hf2+hf3C hfAB=hf1+hf2D hfAB=hf2+hf3

图所示,串联长管1、2、3,A、B之间的水头损失为( )。A hfAB=hf1=hf2=hf3B hfAB=hf1+hf2+hf3C hfAB=hf1+hf2D hfAB=hf2+hf3

如图1所示,并联长管1、2、3,A、B之问的水头损失为( )。A、hfAB=Hf1=hf2=hf3B、hfAB=hf1+hf2+hf3C、hfAB=hf1+hf2D、hfAB=hf2+hf3

总流中心线(即管道轴线)与基准面之间的几何高度代表了()的大小。A、位置水头B、压强水头C、流速水头D、测压管水头

根据管道水头损失计算方法的不同,管道可以分为()。A、长管,短管B、复杂管道,简单管道C、并联管道,串联管道

有压长管是指()A、管道较长B、只计算沿程水头损失C、要计算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和流速水头D、计算时令水头损失等于零

()的总水头应等于各管段沿程水头损失之和。A、串联管道B、并联管道C、分叉管道D、管网

如果两断面之间无局部阻力,则沿程水头损失相等。

并联管道的()等于()。[注:两括号填同一字母]A、总水头损失;各分管段水头损失;B、总水头损失;各分管段水头损失之和;C、总流量;各分管段的流量;D、总流量;各分管段流量之和。

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总能量损失相等D、通过的水量相等

某线路平面图,图示比例为1:5000,图上量得AB两点之间水平距离25cm,则AB两点之间实际距离为()。A、50mB、75mC、100mD、125m

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总能量损失相等D、通过流量相等

单选题两根长度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的并联管道,其中管道直径之比d1/d2=2,并联管分流点与汇流点之间的水头损失相同,则两管的通过流量之比Q1/Q2为()A4.0B8.0C6.565D5.656

单选题根据管道水头损失计算方法的不同,管道可以分为()。A长管,短管B复杂管道,简单管道C并联管道,串联管道

单选题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过水量相等D总能量损失相等

单选题有压长管是指()A管道较长B只计算沿程水头损失C要计算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和流速水头D计算时令水头损失等于零

单选题长管并联管道与各并联管段的(  )。A水头损失相等B总能量损失相等C水力坡度相等D通过的流量相等

单选题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总能量损失相等D通过的水量相等

填空题在等管径的管道中任意两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之差等于液体流过该两点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