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已知(设电流表的内阻视为零,电压表的内阻视为无穷大)。交流电压表(V1)、直流电流表(A2)和直流电压表(V2)的读数分别是(  )。A.100V,1A,45VB.100V,1A,90VC.100V,1.1A,100VD.141V,1A,90V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已知

(设电流表的内阻视为零,电压表的内阻视为无穷大)。交流电压表(V1)、直流电流表(A2)和直流电压表(V2)的读数分别是(  )。

A.100V,1A,45V
B.100V,1A,90V
C.100V,1.1A,100V
D.141V,1A,90V

参考解析

解析:交流电压表(V1)读数为u2的有效值,

根据公式UL=0.9U2,直流电压表(V2)的读数为UL=90V;直流电流表(A2)的读数为IL=UL/RL=1A。

相关考题:

电路如图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ui=6sinωt(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0M为:A.6VB.3VC.-3VD.-6V

电路如图所示,设DA、DB为理想二极管,当VA=3V,VB=6V时,I等于( )mA。 A.3B.2C.4D.15

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u0=10sinωtV时,输出电压u0的平均值U0等于

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图中,uA=1V,uB=5V,R=1kΩ,设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则电流iR=(  )。A.5mAB.1mAC.6mAD.0mA

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a)所示,电路的激励如图(b)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则电路输出电压μ0的波形为(  )。

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a)所示,电路的激励Ui如图(b)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则电路的输出电压uo的平均值Uo=(  )。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为U(t)=28.28sin(ωt+ψ)V,设D为理想二极管,直流电压表的读数是(  )V。A.9.00B.16.33C.20.00D.28.28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同一型号的理想元件,电阻R=4kΩ,电位uA=1V,uB=3V,则电位uF等于(  )V。A.1B.3C.10D.12

电路如图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ui=6sinωt(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0M为:A. 6V B. 3VC. -3V D. - 6V

如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当=150V时,U0为(  )。 A. 25V B. 75V C. 100V D. 150V

电路如图所示,全部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输出电压U0为(  )V。A.8B.0C.-12D.6

已知RLC串并联电路如图所示,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如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当ui=150V时,uo为()。A. 25V B.75V C. 100V D. 150V

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VD可视为理想二极管,判断U0的值为(  )V。A.6B.3C.-3D.9

二级管应用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D为理想器件,u1= 10sinwtV,则输出电压u0的波形为:

电路如图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ui=6sinωt(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0M为:A. 6VB. 3VC. -3VD. - 6V

已知交流电路中,某元件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则该元件是()。A、电阻B、电感C、电容D、二极管

电路中无源元件的分类为()A、有源元件B、储能元件C、耗能元件D、理想元件E、非理想元件

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单一而确切,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和()。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元件、()元件和()元件。

反映实际电路器件耗能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它们都是无源()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都是组成电路模型的理想元件。

在分析整流电路时,为简单起见,把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处理,即认为它的正向导通电阻为(),而反向电阻为()。

已知一弦交流电路的电流i=6sin(wt+π/2)A, 电压:U=2×220sin(wt+π)V,则此电路为()A、电阻元件电路B、电感元件电路C、电容元件电路

单选题电路如图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ui=6sinωt(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oM=()V。A -6B -3C 3D 6

单选题电路中无源元件的分类为()A有源元件B储能元件C耗能元件D理想元件E非理想元件

单选题已知交流电路中,某元件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则该元件是()。A电阻B电感C电容D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