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隔离至A、临床症状消失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C、1次大便培养阴性D、2次大便培养阴性E、3次大便培养阴性

患儿男,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隔离至

A、临床症状消失

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C、1次大便培养阴性

D、2次大便培养阴性

E、3次大便培养阴性


相关考题: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A、发热减退后3天B、休克纠正后2天C、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D、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E、腹泻减轻后3天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A.发热减退后3天B.休克纠正后1天C.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D.腹泻减轻后3天E.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

患儿男,5岁。因高热、惊厥入院,后经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防止疾病传播,护士应告知家长对患儿采取肠道隔离,时间是A、临床症状消失B、临床症状消失且便培养阴性C、便培养阴性1次D、便培养阴性2次E、便培养阴性3次

患儿男性,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采取隔离措施直至A.临床症状消失SXB 患儿男性,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采取隔离措施直至A.临床症状消失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C.1次大便培养阴性D.2次大便培养阴性E.3次大便培养阴性

患儿男性,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采取隔离措施直至A.临床症状消失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C.1次大便培养阴性D.2次大便培养阴性E.3次大便培养阴性

患儿,6岁。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有脓血便,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则该患儿应隔离至A、热退B、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C、便常规正常D、便培养1次阴性即可E、隔离1周

患儿,6岁。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有脓血便,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则该患儿应隔离至A.热退B.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C.便常规正常D.便培养1次阴性即可E.隔离1周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应隔离至A:发热减退后3天B:休克纠正后1天C: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D:腹泻减轻后3天E: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

患儿男,5岁。因高热、惊厥入院,后经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防止疾病传播,护士应告知家长对患儿采取肠道隔离,时间是A.临床症状消失B.临床症状消失且便培养阴性C.便培养阴性1次D.便培养阴性2次E.便培养阴性3次

患儿男,4岁。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该患儿应隔离至A.临床症状消失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C.1次大便培养阴性D.2次大便培养阴性E.3次大便培养阴性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A、发热减退后3天B、休克纠正后1天C、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D、腹泻减轻后3天E、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

患儿,女,4岁。确诊为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护士告诉家长隔离时间是()。A、临床症状好转B、临床症状消失C、3次大便培养阴性D、2次大便培养阴性E、1次大便培养阴性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隔离期是:()A、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B、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隔日培养一次,连续2次阴性C、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1次阴性D、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3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E、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

单选题该患儿应采取肠道隔离至(  )。A临床症状消失后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C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D大便培养阴性E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

单选题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对患儿采取肠道隔离的时间为(  )。A至2次便培养阴性B临床症状消失后3周C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D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E至3次便培养阴性

单选题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A发热减退后3天B休克纠正后1天C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D腹泻减轻后3天E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

单选题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隔离期是A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B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隔日培养一次,连续2次阴性C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1次阴性D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3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E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

单选题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A发热减退后3天B休克纠正后1天C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D腹泻减轻后3天E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