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全查不现实](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寄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可能并不是注册会计师想函证的公司/冒充回函]要求:针对上述事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全查不现实]
(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
(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寄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可能并不是注册会计师想函证的公司/冒充回函]
要求:针对上述事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恰当。
(3)不恰当。审计项目组成员应当观察函证的处理过程/审计项目组成员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
(5)不恰当。审计项目组应当对该情况进行核实/口头解释证据不充分,还应实施其他审计程序/直接与丁公司联系核实/前往丁公司办公地点进行验证。

相关考题:

(2012年)甲集团公司拥有乙公司等6家全资子公司。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集团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确定甲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500万元。集团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集团审计策略,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处于新兴行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审计工作底稿中与重要性和错报评价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考虑到甲公司所处市场环境,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收入指标,审计项目组将营业收入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 (2)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审计项目组了解到,甲公司以前年度内部控制运行良好、审计调整较少,因此,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 (3)审计项目组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该临界值也适用于重分类错报。 (4)审计项目组认为无需对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5)在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考虑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低,审计项目组将可容忍错报的金额设定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120%; (6)甲公司某项应付账款被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因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审计项目组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第(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A注册会计师确定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500万元,实际执行的重要性25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15万元。A注册会计师实施了应收账款、第三方保管存货、诉讼和索赔等事项的函证程序,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要求:针对上述审计说明第(1)至(6)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甲集团公司是 ABC 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 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集团公司2014 年度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为 200 万元。资料五:审计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摘录如下:(3)A 注册会计师使用审计抽样对管理费用进行了测试,发现测试样本存在 20 万元错报,A 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 A 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建议。

(2015年)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第(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2)甲公司应付账款年末余额为550万元。审计项目组认为应付账款存在低估风险,选取了年末余额合计为480万元的两家主要供应商实施函证,未发现差异。(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4)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6)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因为被询证者是M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注册会计师认为其回复的可靠性会降低,在函证的基础上还实施了其他的审计程序。(2)审计项目组成员要求被询证的甲公司客户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但甲公司客户X公司将回函寄至甲公司财务部,审计项目组成员从财务部取得了该回函,将其纳入审计工作底稿。(3)审计项目组成员根据甲公司财务人员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核对无误后向甲公司境外客户Y公司发送了电子邮件,询证应收账款余额,并收到了电子邮件回复。Y公司确认余额准确无误。审计项目组将电子邮件打印后归入审计工作底稿。(4)客户Z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高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5)审计项目组收到的一份询证函回函中标注“本信息是从电子数据库中取得,可能不包括被询证方所拥有的全部信息”。审计项目组认为该回函可靠。(6)甲公司某银行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为零,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银行存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故本年没有对该银行存款进行函证。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1)恰当。(2)不恰当。回函应由被询证者直接寄回会计师事务所。(3)不恰当。电子回函的可靠性存在风险,注册会计师和回函者要采用一定的程序创造安全环境。(4)不恰当。审计项目组应当调查不符事项,以确定是否表明存在错报。(5)不恰当。该限制性条款影响回函可靠性,审计项目组不应信赖。(6)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银行存款实施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该银行存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

(2015年真题)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处于新兴行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目前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审计工作底稿中与重要性和错报评价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要求:针对以下第(1)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1)考虑到甲公司所处市场环境,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收入指标,审计项目组将营业收入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2)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审计项目组了解到甲公司以前年度内部控制运行良好、审计调整较少,因此,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3)审计项目组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该临界值也适用于重分类错报。(4)审计项目组认为无需对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5)在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考虑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低,审计项目组将可容忍错报的金额设定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120%。(6)甲公司某项应付账款被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因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审计项目组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2013年)A注册会计师确定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2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10万元。A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银行函证程序,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要求:针对上述审计说明第(1)至(3)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2年真题new)甲集团公司拥有乙公司等6家全资子公司。ABC 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集团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确定甲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500万元。集团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集团审计策略,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结合上表中第(1)、(2)和(3)列,分别指出第(4)列所列内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A注册会计师确定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2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10万元。A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银行及应收账款函证程序,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要求: 针对上述审计说明第(1)至(3)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  (2)甲公司应付账款年末余额为550万元。审计项目组认为应付账款存在低估风险,选取了年末余额合计为480万元的两家主要供应商实施函证,未发现差异。  (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   (4)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   (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   (6)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第(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4)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要求: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 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3)审计项目组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该临界值也适用于重分类错报。(6)甲公司某项应付账款被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因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审计项目组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要求:指出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甲集团公司拥有乙公司等6家全资子公司。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集团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确定甲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500万元。集团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集团审计策略,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结合上表中第(1)、(2)和(3)列,分别指出第(4)列所列内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区的相应表格内。

(2015)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甲公司所处行业2014年度市场需求显著下降,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分析程序时,以2013年财务报表已审数为预期值,将2014年财务报表中波动较大的项目评估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 要求:针对上述事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年)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处于新兴行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审计工作底稿中与重要性和错报评价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考虑到甲公司所处市场环境,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收入指标,审计项目组将营业收入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 (2)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审计项目组了解到,甲公司以前年度内部控制运行良好、审计调整较少,因此,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 (3)审计项目组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该临界值也适用于重分类错报。 (4)审计项目组认为无需对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5)在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考虑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低,审计项目组将可容忍错报的金额设定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120%; (6)甲公司某项应付账款被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因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审计项目组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第(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  (2)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  (3)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  (4)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第(4)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8年,部分)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汽车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30万元。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的审计计划,部分内容摘录如下:(3)A注册会计师在询问管理层、阅读内控手册并执行穿行测试后,尽管认为甲公司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但不拟信赖,拟直接实施细节测试。要求:针对资料三,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指出审计计划的内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年真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2)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3)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4)客户丁公司回函邮寄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5)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A注册会计师确定甲公司 2012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 2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 10万元。A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银行及应收账款函证程序,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要求:要求:针对上述审计说明第(1)至(6)项,逐项指出 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5)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提出审计调整建议,已审财务报表与未审财务报表一致,因此认为无需在临近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强制要求]。要求:针对上述事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处于新兴行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目前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审计工作底稿中与重要性和错报评价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考虑到甲公司所处市场环境,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收入指标,审计项目组将营业收入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 (2)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审计项目组了解到甲公司以前年度内部控制运行良好、审计调整较少,因此,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 (3)审计项目组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该临界值也适用于重分类错报。 (4)审计项目组认为无需对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5)在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考虑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低,审计项目组将可容忍错报的金额设定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120%。 (6)甲公司某项应付账款被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因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审计项目组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 (2)甲公司应付账款年末余额为550万元。审计项目组认为应付账款存在低估风险,选取了年末余额合计为480万元的两家主要供应商实施函证,未发现差异。 (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 (4)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 (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 (6)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针对上述第(1)至第(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2)甲公司应付账款年末余额为550万元,审计项目组认为应付账款存在低估风险,选取了年末余额合计为480万元的两家主要供应商实施函证,未发现差异。针对上述事项(2),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 针对上述第(3)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 (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 (4)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 (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 (6)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针对上述第(1)、(3)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300万元,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15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10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根据对甲公司的了解,以及以往年度函证应收账款发现甲公司客户回函率较高,应收账款可能存在高估风险等特点,针对单笔金额150万元以上的全部实施积极式函证,单笔金额在150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作为子总体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实施积极的函证方式,单笔金额低于10万元的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  (2)针对甲公司与其母公司乙公司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合同,审计项目组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函证本年度与乙公司发生的每一笔应收账款交易金额,回函结果均相符,审计项目组对此结果满意。  (3)审计项目组负责填写询证函信息,甲公司业务员负责填写询证函信封,审计项目组取得加盖公章的询证函及业务员填写的信封后,直接到邮局将询证函寄出。  (4)针对邮寄方式的回函,注册会计师验证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明细账中记录的往来单位一致。  (5)审计项目组针对银行函证结果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的舞弊迹象,询问甲公司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解释是一笔未达账项导致,审计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结果,消除了对甲公司银行存款、借款等事项存在舞弊迹象的疑虑。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