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A.奎宁B.乙胺嘧啶C.甲氟喹D.青蒿素E.伯氨喹啉

患者,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

A.奎宁
B.乙胺嘧啶
C.甲氟喹
D.青蒿素
E.伯氨喹啉

参考解析

解析:伯氨喹啉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故可防止复发和传播。故E正确。而奎宁、青蒿素、甲氟喹等能迅速杀灭红内期原虫,治疗疟疾急性发作,控制疟疾症状。奎宁目前耐药性较高,目前已较少应用。青蒿素和甲氟喹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但它们不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不能阻止复发,故不能用作疟疾的预防和阻断传播。乙胺嘧啶对某些恶性疟及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有抑制作用,但对红内期的抑制作用则不显著,可用于疟疾预防,但不能防止疟疾患者的复发。故选E。

相关考题:

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隔日发作已服氯喹控制,为预防A.甲氟喹B.青蒿素C.乙胺嘧啶D.伯安喹E.奎宁

27岁男性患者,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A、奎宁B、乙胺嘧啶C、甲氟喹D、青蒿素E、伯氨喹

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A、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B、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C、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红细胞外疟原虫D、输血输入疟原虫E、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病人通过上述治疗,症状消失,足月行剖宫产,手术中出血较多,输血200ml,3个月后再次突然寒战,高热大汗,仍然间日发作,其可能原因是A、重新感染B、复发C、再燃D、输血疟疾E、不同型疟原虫混合感染此时最好选用哪种药物A、奎宁B、阿的平C、氯喹D、氯喹加伯氨喹E、乙胺嘧啶在进行体检时,最常见体征是A、脾肿大B、巩膜黄染C、贫血貌D、肝肿大E、唇周单纯疱疹

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发冷,寒战、高热、大汗,隔日发作已服氯喹控制,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治疗后病情缓解。为防止复发,应联合应用的药物是A、乙胺嘧啶B、奎宁C、青蒿素D、伯氨喹E、甲氟喹

患者男,53岁。因寒战、高热、大汗一周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观察前述症状隔天发作一次,经血涂片检出疟原虫,结合病史可能的诊断为A、间日疟或卵形疟B、间日疟C、三日疟或卵形疟D、恶性疟E、卵形疟

患者,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A、奎宁B、乙胺嘧啶C、甲氟喹D、青蒿素E、伯氨喹啉

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在进行体检时,最常见体征是A、贫血貌B、巩膜黄染C、脾肿大D、肝肿大E、唇周单纯疱疹此时最好选用哪种药物A、乙胺嘧啶B、氯喹C、阿的平D、氯喹加伯氨喹E、奎宁病人通过上述治疗,症状消失,足月行剖宫产,手术中出血较多,输血200ml,3个月后再次突然寒战,高热大汗,仍然间日发作,其可能原因是A、重新感染B、复发C、再燃D、输血疟疾E、不同型疟原虫混合感染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A、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B、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D、输血输入疟原虫E、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肝脏内红细胞外疟原虫

25岁男性患者,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A.奎宁B.乙胺嘧啶C.甲氟喹D.青蒿素E.伯氨喹啉

关于输血所致疟疾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正确A、周期性定时发作性寒战、高热和大汗淋漓;间隙期症状明显缓解B、高度疑诊疟疾而多次血涂片检查阴性,可作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疟原虫C、临床上疑诊疟疾,但多次未查到疟原虫,可试用氯喹作治疗性诊断D、以上均是

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  A、 输血疟疾B、 再燃C、 疟原虫携带者D、 复发

寒战、高热、退热时大汗间歇反复发作,血涂片发现疟原虫,经抗疟治疗后症状控制,但离开疟疾流行区8个月后又出现症状.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应为()。A、对抗疟药产生耐药性B、疟疾的混合感染C、疟疾复燃D、再感染E、远期复发

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A、输血疟疾B、新发疟疾病人C、疟原虫携带者D、复发E、再燃

单选题患者女,31岁。于7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次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A奎宁B乙胺嘧啶C甲硝唑D青蒿素E伯氨喹

单选题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A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B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D输血输入疟原虫E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肝脏内红细胞外疟原虫

单选题寒战、高热、退热时大汗间歇反复发作,血涂片发现疟原虫,经抗疟治疗后症状控制,但离开疟疾流行区8个月后又出现症状.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应为()A对抗疟药产生耐药性B疟疾的混合感染C疟疾复燃D再感染E远期复发

单选题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选用的药物是(  )。A奎宁B乙胺嘧啶C甲氟喹D青蒿素E伯氨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