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墨刀片的硬度一般为()。A、HV200~HV500B、HV200~HV800C、HV600~HV650D、HV450~HV600

刮墨刀片的硬度一般为()。

  • A、HV200~HV500
  • B、HV200~HV800
  • C、HV600~HV650
  • D、HV450~HV600

相关考题:

墨斗刀片弹性差,容易产生传墨辊下墨不好。

在烟包印刷金属墨.珠光墨等颗粒状油墨时,为提高耐印力,可选用无刃刮墨刀。

硬度合金中含钴量愈多,刀片的硬度愈高.

在半自动网印机上,刮墨装置中包含()。A、刮墨板B、油墨C、夹板合页D、覆墨板

传墨辊下墨不好的原因是()A、墨斗偏心轴磨损B、墨斗刀片磨损C、电位器没有回零D、传墨辊座磨损

凹版印刷中正向刮墨刀和反向刮墨刀使用各有什么优缺点.

墨辊硬度不合适容易引起墨杠。

柔印机输墨系统中,采用()传墨方式。A、多墨辊B、网纹辊C、刮墨刀D、刮墨板

刮墨刀纵向移动的作用有()。A、对油墨进行更好的分割,具有更好的刮墨效果B、使刮墨刀的磨损均匀,使用寿命较长C、使印版网穴着墨更多D、减少刮墨刀非图文部分的磨损

短墨路输墨是柔性版印刷机的显著特点,输墨系统有()。A、墨斗辊—网纹传墨辊输墨系统(双辊式)B、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刮刀式)C、墨斗辊—网纹传墨辊—刮墨刀系统(综合式)D、墨槽—刮墨刀系统(全封闭式双刮刀装置)

凹版印刷机的刮墨刀按形状分()。A、尖头刮墨刀B、截面型刮墨刀C、曲面型刮墨刀D、三角形刮墨刀

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的接触点的切线与刮墨刀之间的夹角称为刮墨刀角度,该角度一般为()。A、40°~55°B、45°~50°C、45°~60°D、49°~59°

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的接触点到()之间的距离,称为刮墨刀的安装位置。A、压印点B、切点C、接触点D、刮墨刀刃

刮墨刀片的硬度不是越硬越好。

刮墨刀对印版过小的压力容易发生脏版或出现刮墨刀线。

刮墨刀对印版过大的压力会降低油墨的转移率,对印版.刀片的磨损越大。

刮墨刀片的厚度一般为()mm。A、2~25B、0.01~0.15C、0.1~0.25D、0.2~0.25

聚氨酯刮墨板的硬度一般在肖氏()之间A、20°~50°B、30°~60°C、40°~70°D、60°~90°

回墨板一般为底面光滑的金属刮板,其宽度应()刮墨板。A、稍大于B、稍小于C、等于D、无所谓

刮板是用来刮挤网版上的油墨,使之漏印在承印面上的工具,刮板的功能有()。A、填墨作用B、刮墨作用C、匀墨作用D、压印作用

纺织物的大面积满地印花时,一般选用()。A、方头刮墨板B、圆头刮墨板C、尖头刮墨板D、单侧斜刮板

无论是旧刮墨刀片还是新刀片,在上机之前,都必须要经过重新磨平抛光。

刮墨刀的位置就是印版滚筒上从刮墨刀接触点到压印点之间的距离。

刮墨

铸铁一般使用“K”类硬质合金刀片来加工,下列牌号()的硬度为最高。A、K01B、K10C、K15D、K30

判断题墨斗刀片弹性差,容易产生传墨辊下墨不好。A对B错

单选题柔印机输墨系统中,采用()传墨方式。A多墨辊B网纹辊C刮墨刀D刮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