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
  • D、扶助农工

相关考题:

以下()未被《建国方略》收编。 A.《孙文学说》B.《农功》C.《实业计划》D.《民权初步》

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将国家权力分为民权和()。 A、法权B、治权C、民权D、政权

孙中山早期的改良救国经济思想比较集中的表现在三篇文章中()。A、《致郑藻如书》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D、《农功》

自1918年至()年孙中山深居简出,发愤著述,撰写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

以下()未被《建国方略》收编。A、《民权初步》B、《实业计划》C、《孙文学说》D、《农功》

孙中山称()为国家“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A、《实业计划》B、《孙文学说》C、《民权初步》

孙中山的维护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外交工作原则,可概括为“()”。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A、革命方略B、孙文学说C、实业计划D、三民主义

1894年1月,孙中山由广州回乡,专门起草了《上李鸿章书》,指出学习欧美、富强国家的关键在于: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自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深居简出,发愤著述,撰写了《孙文学说》和()。

以下哪个()未被《建国方略》收编A、《民权初步》B、《实业计划》C、《孙文学说》D、《农功》

孙中山在()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的进化论的思想。A、《致郑藻如书》B、《建国方略》C、《孙文学说》

孙中山在认真研究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史后指出:“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这段话指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C、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孙中山哲学思想最主要集中在《孙文学说》中。

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四事”之一。A、《致郑藻如书》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

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是民权主义。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多选题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A革命方略B孙文学说C实业计划D三民主义

单选题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四事”之一。A《致郑藻如书》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

单选题以下()未被《建国方略》收编。A《民权初步》B《实业计划》C《孙文学说》D《农功》

单选题孙中山在()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的进化论的思想。A《致郑藻如书》B《建国方略》C《孙文学说》

判断题孙中山哲学思想最主要集中在《孙文学说》中。A对B错

多选题孙中山早期的改良救国经济思想比较集中的表现在三篇文章中()。A《致郑藻如书》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D《农功》

填空题自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深居简出,发愤著述,撰写了《孙文学说》和()。

填空题1894年1月,孙中山由广州回乡,专门起草了《上李鸿章书》,指出学习欧美、富强国家的关键在于: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单选题孙中山称()为国家“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A《实业计划》B《孙文学说》C《民权初步》

单选题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包括(  )三部分。A《民权》《民生》《民族》B《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C《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建国方略》D《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实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