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近视眼镜的度数为400度,则其屈光度()。

一个近视眼镜的度数为400度,则其屈光度()。


相关考题:

已知某双光眼镜远用度数为-1.00D,子片加入度Add:+2.50D,则其近用度数为()A.+2.50DB.+2.00DC.+1.5 已知某双光眼镜远用度数为-1.00D,子片加入度Add:+2.50D,则其近用度数为()A.+2.50DB.+2.00DC.+1.50DD.+1.00D

如果一个球面镜的焦距等于10m,则它的屈光力为A、0.1个屈光度B、1个屈光度C、10个屈光度D、100个屈光度E、0.01个屈光度

( )的被检者易于出现试戴不适。A.屈光度较小者B.散光度数较小者C.散光度数较大者D.轴位在水平或垂直位置者

病人52岁,双眼戴一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用眼镜度数应为( )A.+3.OODB.+2.OODC.一3.OODD.不用戴眼镜E.一2.OOD

()是确定渐进镜片远用屈光度的原则。A.远视度数控制在+3.0D以内B.远视度数控制在+5.0D以内C.远视能深则深D.远视能浅则浅

病人50岁,双眼戴-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用眼镜度数应为A.+3.00DB.+2.00DC.-3.00DD.不用戴眼镜E.-2.00D

病人50岁,双眼戴-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近用眼镜度数应为A.+3.00DB.-3.00DC.-2.00DD.不用戴眼镜E.+2.00D

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中,若所有顶点的出度数之和为S,则所有顶点的入度数之和为()。A.SB.S-1C.S+1D.n

如果一个球面镜的焦距等于10m,则它的屈光力为A.0.1个屈光度B.1个屈光度C.10个屈光度D.100个屈光度E.0.01个屈光度

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中,若所有顶点的出度数之和为s,则所有顶点的入度数之和为()。A、 sB、 s-1C、 s+1D、 n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度数主要取决于镜片后表面的曲率半径。

()是确定渐进镜片远用屈光度的原则。A、远视度数控制在+3.0D以内B、远视度数控制在+5.0D以内C、远视能深则深D、远视能浅则浅

()的被检者易于出现试戴不适。A、屈光度较小者B、散光度数较小者C、散光度数较大者D、轴位在水平或垂直位置者

关于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进行顶点焦度换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镜片度数增加,远视镜片度数降低B、由于接触镜的后顶点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C、屈光度数超过4.00D需要进行焦度换算D、近视镜片度数降低,远视镜片度数增加

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进行顶点焦度经验法换算时,屈光度数为6.00D,应()。A、±0.25DB、±0.50DC、±0.75DD、不变

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中,若所有顶点的出度数之和为s,则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为()。A、 sB、 s-1C、 s+1D、 2s

一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它的焦度为()A、10屈光度B、1屈光度C、2屈光度D、5屈光度E、3屈光度

一近视眼患者,远点在眼前2m处,他看远物时应带眼镜的度数为:()A、-0.5屈光度B、4.5屈光度C、-5屈光度D、-4.5屈光度E、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病人50岁,双眼戴-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用眼镜度数应为(  )。A不用戴眼镜B+2.00DC-3.00DD+3.00DE-2.00D

单选题如果一个球面镜的焦距等于10m,则它的屈光力为()A0.1个屈光度B1个屈光度C10个屈光度D100个屈光度E0.01个屈光度

单选题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中,若所有顶点的出度数之和为s,则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为()。A sB s-1C s+1D 2s

单选题病人50岁,双眼戴-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近用眼镜度数应为()A不用戴眼镜B2.00DC-3.00DD3.00DE-2.00D

单选题一个患者近视框架眼镜度数为-5.00DS,如果改戴隐形眼镜,则度数为()。A-4.50DSB-5.00DSC-5.25DSD-4.75DS

单选题关于棱镜的合成说法不合适的是()。A棱镜的合成后的度数应为分解后两个度数的代数和B合成后的棱镜可用作图法及计算法求出C作图法较计算法在求得棱镜的合成后度数时精度稍差D合成后的棱镜基底如果为33.6度,则合成其镜度的二个三棱镜一个为BU方向,一个为BI方向

单选题两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  )。ABCDE

填空题一个近视眼镜的度数为400度,则其屈光度()。

单选题()的被检者易于出现试戴不适。A屈光度较小者B散光度数较小者C散光度数较大者D轴位在水平或垂直位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