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的最高含碳量为()。A、0.77B、2.11C、4.43D、6.69

奥氏体的最高含碳量为()。

  • A、0.77
  • B、2.11
  • C、4.43
  • D、6.69

相关考题:

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 A、决定于钢的含碳量B、决定于残余奥氏体量的多少C、与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含量有关D、决定于原始奥氏体的含碳量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

奥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至450~850℃时,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金属结晶组织中,含碳量最高的是()。A、铁素体B、奥氏体C、渗碳体D、莱氏体

含碳量1.3%的铁碳合金,在650℃时组织为()。A、珠光体B、奥氏体C、珠光体和渗碳体

将45钢加热至Ac1温度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为()%,继续升高温度,奥氏体的含碳量会升()。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A、钢的淬透性B、钢的含碳量C、马氏体的含碳量D、残余奥氏体的量

过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cm之间的温度时,得到奥氏体+渗碳体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小于钢的含碳量。

奥氏体中随含碳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增大,至碳含量为1.2%时,随含碳量的增加,晶粒长大速度()。

含碳量1.3%的铁碳合金,在650℃时的组织为()。A、珠光体B、奥氏体C、珠光体和渗碳体

含碳量的增加()奥氏体的形成。

含碳量为0.45%的碳钢在930℃时组织是()A、奥氏体B、铁素体+奥氏体C、奥氏体+渗碳体

马氏体的固溶体内含碳量大于奥氏体内的含碳量。

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决定于()。A、钢的含碳量B、残余奥氏体的量C、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量D、原始奥氏体含碳量

奥氏体中随含碳量的(),晶粒尺寸增大,至碳含量为()时随含碳量的增加,晶粒长大速度()。

含碳量为0.6%的铁碳合金在温度为1000℃时是以奥氏体组织存在的。

钢中含碳量越多则奥氏体晶粒越粗。

奥氏体钢中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450~850℃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马氏体由奥氏体直接转变而来,所以,马氏体与转变前的奥氏体含碳量相同。

因为马氏体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高,而马氏体含碳量与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所以,奥氏体的含碳量越高,淬火后所组织的硬度也越高。

将45钢加热至Ac1温度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为(),继续升高温度,奥氏体的含碳量会增大。

在共析温度下,奥氏体的最低含碳量是0.77%

填空题将45钢加热至Ac1温度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为(),继续升高温度,奥氏体的含碳量会增大。

判断题因为马氏体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高,而马氏体含碳量与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所以,奥氏体的含碳量越高,淬火后所组织的硬度也越高。A对B错

判断题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A对B错

单选题钢的最高淬火硬度,只要取决于钢中()的含碳量。A贝氏体B奥氏体C渗碳体

单选题过共析钢加热到A1~Acm之间时,()。A奥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B奥氏体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奥氏体的含碳量等于钢的含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