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杆和轴的隔爆接合面最大允许间隙为0.4mm时,其隔爆接合面最小有效宽度应为()。A、小于6mmB、6~12.5mmC、12.5~25mm

操纵杆和轴的隔爆接合面最大允许间隙为0.4mm时,其隔爆接合面最小有效宽度应为()。

  • A、小于6mm
  • B、6~12.5mm
  • C、12.5~25mm

相关考题:

隔爆接合面的宽度是指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隔爆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通路长度。A对B错

隔爆接合面的间隙是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隔爆外壳的容积和隔爆接合面的宽度确定的。A对B错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外壳防爆接合面的主要参数有()A、隔爆接合面间隙B、隔爆接合面宽度C、电气间隙D、隔爆面粗糙度E、隔爆外壳的厚度

由于漆膜在高温下易分解,使接合面间隙变大,且分解产物为易传爆气体,影响隔爆性能,因此隔爆接合面不准涂漆。

设备内部发生电弧短路时,隔爆外壳所需的隔爆接合面的安全间隙明显增大。

隔爆空腔净容积为0.5—2(升)时,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接合面宽度应分别符合()。A、间隙(mm)≤0.3B、接合面宽度(mm)≥8C、间隙(mm)≤0.4D、接合面宽度(mm)≥12.5E、间隙(mm)≤0.5F、接合面宽度(mm)≥20

隔爆接合面的间隙

隔爆接合面的结构参数,主要指接合面的()、()和加工(),它是决定隔爆性能的重要参数。

隔爆空腔净容积为2(升)时,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接合面宽度应分别符合()。A、间隙(mm)≤0.4B、间隙(mm)≤0.5C、间隙(mm)≤0.6D、接合面宽度(mm)≥20E、接合面宽度(mm)≥12.5F、接合面宽度(mm)≥25

隔爆接合面间隙超过规定值即为失爆。

平面止口式隔爆接合面当接合面最小有效长度L≥25mm时,其最大间隙为()。A、0.3mmB、0.4mmC、0.5mmD、0.6mm

隔爆接合面的长度(L),是指一对隔爆接合面相吻的有效长度,而并非是单一隔爆面的结构长度。

检查隔爆接合面间隙,可抽大部分接合面测量。

圆筒隔爆接合面的隔爆间隙是其直径差。

隔爆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不超过()μm ;操纵杆(轴、转轴)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3.2μm

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的三要素是()。A、间隙B、宽度C、粗糙度D、隔爆面平整度

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不少于()mm。A、0.1B、0.05C、0.055D、0.075

隔爆设备的隔爆性能由隔爆接合面的(),间隙及()来保证。

隔爆接合面的长(宽)度、()和隔爆结合面的加工精度,是决定隔爆性能的三个重要参数,称为隔爆性能的三要素。A、法兰间隙B、粗糙度C、径向间隙D、间隙

隔爆接合面的宽度是指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隔爆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通路长度。

隔爆接合面的间隙是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隔爆外壳的容积和隔爆接合面的宽度确定的。

隔爆型防爆电器设备外壳接合面的主要参数有隔爆接合面间隙、隔爆接合面()和隔爆面()。A、厚度B、宽度C、长度D、粗糙度

隔爆外壳的内部总容积。若外壳和内装部件在使用中不可分开时,其容积是指净容积。隔爆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不超过()μm;操纵杆(轴、转轴)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3.2μm。

以下()情况能使电气设备失爆。A、隔爆接合面有锈蚀B、隔爆接合面间隙符合要求C、隔爆接合面有严重划痕D、螺钉露出长度不足三扣

判断题隔爆接合面的宽度是指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隔爆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通路长度。A对B错

判断题隔爆接合面的间隙是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隔爆外壳的容积和隔爆接合面的宽度确定的。A对B错

多选题以下()情况能使电气设备失爆。A隔爆接合面有锈蚀B隔爆接合面间隙符合要求C隔爆接合面有严重划痕D螺钉露出长度不足三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