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诊断为慢性肾衰竭2年,长期予血液透析治疗。近一个月自觉水肿加重,少尿,遂入院治疗。住院后一周内查肾功能指标3次:血尿素氮持续高于35.7mmol/L,血肌酐均高于707μmol/L,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详细追问患者病史,患者家族中曾有人因肾脏病变死亡,患者行B超检查A、慢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盂肾炎C、多囊肾D、肾硬化E、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现患者要求肾脏移植,术前需要排除下列哪项疾病A、淀粉样变性B、结节性动脉周围炎C、弥漫性血管炎D、骨性关节炎E、严重的胃溃疡患者行肾移植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定式手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移植肾通常放在髂窝B、移植肾进行的是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的端端吻合C、移植肾进行的是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的端侧吻合D、移植肾进行的是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的端侧吻合E、输尿管经过一段膀胱黏膜下隧道与膀胱吻合,防止尿液回流

患者男,45岁,诊断为慢性肾衰竭2年,长期予血液透析治疗。近一个月自觉水肿加重,少尿,遂入院治疗。住院后一周内查肾功能指标3次:血尿素氮持续高于35.7mmol/L,血肌酐均高于707μmol/L,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详细追问患者病史,患者家族中曾有人因肾脏病变死亡,患者行B超检查A、慢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盂肾炎

C、多囊肾

D、肾硬化

E、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

现患者要求肾脏移植,术前需要排除下列哪项疾病A、淀粉样变性

B、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C、弥漫性血管炎

D、骨性关节炎

E、严重的胃溃疡

患者行肾移植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定式手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移植肾通常放在髂窝

B、移植肾进行的是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的端端吻合

C、移植肾进行的是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的端侧吻合

D、移植肾进行的是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的端侧吻合

E、输尿管经过一段膀胱黏膜下隧道与膀胱吻合,防止尿液回流


相关考题:

男性,37岁。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尿少、高血压3年入院。既往有肠梗阻手术史。查体:血压180/100mmHg。面色及眼睑苍白,双下肢压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 60g/L,血清肌酐652μmol/L,尿蛋白(++++),尿WBC (++)。B超检查:双肾萎缩,回声增强。根据患者目前情况,临床诊断为A、肾性高血压B、肾性贫血C、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D、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E、慢性肾小球肾炎最适宜的治疗方式是A、血液透析B、腹膜透析C、结肠透析D、输血及药物治疗E、尽快切除病肾,进行肾移植

患者,男性。55岁,夜尿增多2年,近3个月来恶心、呕吐,1周前出现少尿。体检:贫血貌,血压160/100mmHg,双下肢水肿,血肌酐1200μmol/L,BUN43mmol/L,COCP16mmol/L,Hb75g/L。对于该患者,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为A、血液透析B、口服尿毒清C、应用糖皮质激素D、肾移植E、应用免疫抑制药该患者的最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B、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C、急进性肾小球肾炎D、急性间质性肾炎E、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患者男,60岁。慢性肾盂肾炎史20年,3年来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少3天入院。血尿素氮36mmol/L,血肌酐792μmol/L,其最佳治疗为 A、透析治疗B、饮食治疗C、氨基酸疗法D、氧化淀粉治疗E、强力利尿治疗

患者,男,65岁。系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压22.7/14.7kPa(170/110mmHg),严重脑水肿。最佳治疗方案是 ( ) A、大剂量甘露醇利尿B、大剂量速尿静注C、腹膜透析D、血液透析E、血液滤过

某男,46岁。因恶心、呕吐、尿少就诊,查血肌酐为1132μmol/L,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哪期,采用治疗方法是A.氮质血症期,透析治疗B.尿毒症期,肾脏移植C.尿毒症期,透析治疗D.肾衰竭期,透析治疗E.肾贮备功能下降期,血液透析

患者男,60岁。慢性肾盂肾炎史20年,3年来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少3天入院。血尿素氮36mmol/L,血肌酐792μmol/L,其最佳治疗为A、透析治疗B、饮食治疗C、氨基酸疗法D、氧化淀粉治疗E、强力利尿治疗

42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已透析治疗数月,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A. 不典型的心衰仅表现为尿量减少或水肿加重B. 血液透析常可纠正患者的出血倾向C. 血液透析也可以改善白细胞吞噬、杀菌能力D. 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比未透析者可能更严重E. 以上都对

患者男.60岁。慢性肾盂肾炎史20年,3年来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少3天入院。血尿素氮36mmol/L,血肌酐792μmol/L,其最佳治疗为A.透析治疗B.饮食治疗C.氨基酸疗法D.氧化淀粉治疗E.强力利尿治疗

患者,男,25岁,学生。患者于2年前即有尿少、水肿,服药后好转,停止治疗。此后又经常出现水肿、尿少。近1周来病情加重,尿少、水肿明显,并出现畏寒肢冷、腰背冷痛、身倦无力、便溏等症状。应诊断为A.肾虚水泛证B.脾阳虚证C.肾阳虚证D.肾阴虚证E.脾肾阳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