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另一种是剔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另一种是剔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地区2002年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以年末从业人数代替平均人数计算劳动生产率),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A.由于劳动人数增加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88%B.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1%C.由于劳动人数增加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70.04亿元D.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19.43亿元

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地区2002年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以年末从业人数代替平均人数计算劳动生产率),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A.由于劳动人数增加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88%B.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1%C.由于劳动人数增加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70.04亿元D.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19.43亿元

经济增长是指下列哪一项()。A.经济进步B.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

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相对重要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前者用一个国家的人均保费水平来衡量,后者是指一国每年直接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A.是B.不是

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二者均呈增长态势B前者不断减少,后者不断增加C前者不断增加,后者不断减少D二者均呈下降态势

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情况是:A前者慢于后者B前者快于后者C二者同步增长D二者同步降低

初步核算,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7.8%。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2003-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数据见图1和图2。2004-2012年九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加量最少的年份是:A.2004 年B.2009 年’C.2011 年D.2012 年102~105 略

国民经济核算中,有关宏观上物价和物量的含义,哪项是正确的()A前者是个体商品的价格,后者是个体商品的数量B前者是个体商品的价格总和,后者是个体商品的数量总和C前者是价格的一般水平,后者是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可比数量D前者是价格的一般水平,后者是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可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