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带钢翘头,采取的方法是()。 A、上下辊同速B、上辊比下辊速度大C、下辊比上辊速度大D、ABC都不对

为防止带钢翘头,采取的方法是()。

A、上下辊同速

B、上辊比下辊速度大

C、下辊比上辊速度大

D、ABC都不对


相关考题:

某架轧机存在上压力是指上辊直径比下辊大。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四辊破碎机上下辊的转速是()。A、一样B、上辊高于下辊C、下辊高于上辊

直头机有7个辊,其中上()个,下()个,()液压升降。A、3;4;上辊B、3;4;下辊C、4;3;上辊D、4;3;下辊

精轧轧四辊轧机上压指的是()。A、上工作辊速度大于下工作辊速度B、上工作辊强度大于下工作辊强度C、上工作辊压力大于下工作辊压力D、上工作辊辊径大于下工作辊辊径

板坯铸机二冷区夹辊辊径一般上区辊径小,目的是()。A、减小开口度B、减小辊间距,防止鼓肚C、下区钢水净压力大D、以上都不对

对于三辊涂还是二辊涂方式()直接影响上胶量。A、化学前处理B、涂敷辊与带钢支承辊之间的压力C、沾料辊与涂敷辊之间的压力调节D、熔流指数E、涂敷辊速比

造成涂料辊堵转的可能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机组张力波动B、涂料辊轴承机械故障C、涂辊速度不匹配D、涂料辊与带钢,涂料辊与吸料辊间压力过大

入口夹送辊装置可以是()。A、上辊传动B、熔流指数C、下辊传动D、上下辊传动E、以上说法都不对

以下哪个措施可减轻沉没辊条纹缺陷()A、增加带钢张力B、增大沉没辊开槽宽度C、减小带钢张力D、提高机组速度

带钢出两辊轧机后翘头,此轧机采用的是()压力轧制。A、上B、下C、等D、上或下

上下辊型相同的矫直辊,当上下辊径不同时,应选用直径()的做下辊。

计算题: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带钢的上辊辊径()下辊,会造成带钢头部出现“翘头”。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

在配辊时,上辊直径比下辊直径大称为上压力,反之称为下压力。

下列关于带钢卷取机夹送辊的叙述中()是正确的。A、上辊角速度高于下辊速度B、上辊直径大于下辊直径C、上辊线速度小于下辊线速度

轧辊是由()组成。A、辊身、辊径B、辊身、辊径、辊头C、辊径、辊头D、辊身、辊头

某架轧机存在上压力是指上辊直径比下辊大。

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当上轧辊工作辊径大于下轧辊工作辊径时,上辊的线速度小于下辊的线速度,轧件向下弯曲。

板带连轧机轧辊的磨损一般规律是()。A、传动侧工作辊磨损大,支撑辊磨损小B、工作侧工作辊磨损大,支撑辊磨损小C、传动侧工作辊磨损小,支撑辊磨损小D、工作侧工作辊磨损大,支撑辊磨损大

配辊时,上辊比下辊直径大,称为()。

工作辊锁紧装置的作用是()。A、防止上下工作辊产生交叉B、将工作辊限定在轧线中心位置C、防止工作辊产生轴向窜动D、防止工作辊上下晃动E、防止工作辊断裂

输送辊道的主要参数是()A、辊径B、辊长C、辊道速度D、辊距

对于薄钢板的矫形常用()矫形机矫形。A、辊数多,辊距小B、辊数多,辊间距大C、辊数少,辊间距大D、辊数少,辊间距小

辊压机磨辊线速度是()

FDY生产过程中,第一热辊的速度与第二热辊速度的关系为()。A、第一热辊的速度与第二热辊的速度相同B、第一热辊的速度低于第二热辊的速度C、第一热辊的速度高于第二热辊的速度D、第一热辊的速度两倍于第二热辊的速度

单选题在压延机中,胶料通过辊距的速度()A小于辊筒速度B等于辊筒速度C大于辊筒速度D视具体生产情况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