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因监测时,某地某年共上报死亡案例2 000例,为校正报告数据,于同年在该地人群中开展漏报调查,随机抽取1 500户开展入户调查,共查出死亡人数为200人,与该地区已上报的2 000例死亡案例相比,其中,有150人已上报了,有50人没有上报。则该地区死亡漏报率是A、33.33%B、25%C、75%D、2.50%E、3.33%该地区报告的死亡数是2 000例,经漏报调查校正后,校正死亡数是A、2 667B、2 985C、2 051D、3 000E、4 000

在死因监测时,某地某年共上报死亡案例2 000例,为校正报告数据,于同年在该地人群中开展漏报调查,随机抽取1 500户开展入户调查,共查出死亡人数为200人,与该地区已上报的2 000例死亡案例相比,其中,有150人已上报了,有50人没有上报。则该地区死亡漏报率是A、33.33%

B、25%

C、75%

D、2.50%

E、3.33%

该地区报告的死亡数是2 000例,经漏报调查校正后,校正死亡数是A、2 667

B、2 985

C、2 051

D、3 000

E、4 000


相关考题:

某地某年婴儿死亡率为20.49‰,该地人群中死亡漏报调查结果表明,婴儿死亡漏报率是35.69%,则婴儿死亡率经校正后为(‰)A、69÷(100-20.49)×1000B、69÷(100+20.49)×1000C、49÷(100-35.69)×1000D、49÷(100+35.69)×1000E、69÷(100+40.49)×1000

某地区2005年年初人口数为53.5万,年末人口数为54.5万。年内所有原因共死亡2754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为645人。该地区2005年粗死亡率为A、5.15‰B、5.05‰C、5.10‰D、2.75‰E、23.42%该地区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专率为A、1.20‰B、1.19‰C、1.18‰D、23.42%E、以上均不正确该地区2005年恶性肿瘤的死因构成比为A、5.10‰B、2.75‰C、11.9%D、23.42%E、以上均不正确

某年某地死亡总数除以同年同地平均人口数为A.婴儿死亡率B.粗死亡率C.年龄别死亡率D.死因别死亡率E.新生儿死亡率

某地某年婴儿死亡率为20.49%。,该地人群中死亡漏报调查结果表明,婴儿死亡漏报率是35.69%,则婴儿死亡率经校正后为(‰)A.35.69÷(100-20.49)×1000B.35.69÷(100+20.49)×1000C.20.49÷(100-35.69)×1000D.20.49÷(100+35.69)×1000E.35.69÷20.49×1000

该地区报告的死亡数是2000例,经漏报调查校正后,校正死亡数是A.2667B.2985C.2051D.3000E.4000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死因别死亡率表示在某一时期内,人群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B.某病死亡率=C.死因别死亡率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D.2003年在我国发生SARS的死亡率为6%E.2003年在我国发生SARS的病死率为6%

某地区2005年年初人口数为53.5万,年末人口数为54.5万。年内所有原因共死亡2754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为645人。该地区2005年恶性肿瘤的死因构成比为A.5.10‰B.2.75‰C.11.9%D.23.42%E.4.19%

A.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B.婴儿死亡率C.死因顺位D.死因别死亡率E.死因构成百分比反映某地某年十万人中因某病死亡人数的指标是

某地区20万人,某年有329人发生肺癌,其中113例于当年死亡,该地区当年肺癌的病死率为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