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介绍某私营公司经理乙为8个外贸进出口公司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2份,计人民币3050万。税款518万元。在此期间,甲先后取得介绍费48万元,乙取得好处费共计84万元。甲、乙的行为构成( )。A.非法出售发票罪B.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C.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D.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甲介绍某私营公司经理乙为8个外贸进出口公司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2份,计人民币3050万。税款518万元。在此期间,甲先后取得介绍费48万元,乙取得好处费共计84万元。

甲、乙的行为构成( )。

A.非法出售发票罪

B.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相关考题:

某外贸进出口公司进口一批大客车,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为1200万元,含境外负担的税金13500美元,当月的外汇中间价为1美元=6.8元人民币,我国关税税额为700万元,则该公司应纳进口增值税为()。 A.340万元B.350万元C.304万元

甲介绍乙为8家外贸进出口公司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均遭到乙的拒绝,则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被告:顾某,男,40岁,某私营企业经理。被告:林某,男,30岁,某私营企业经理。被告:卢某,男,28岁,无业人员。被告人顾某,于1993年5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个人投资开办了私营企业全盛实业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1994年顾某得知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能从中赚取大钱,遂开始筹划这一发财之道。自同年11月起,被告人顾某与其公司的另一经理林某开始以全盛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为他人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中收取好处费。到1995年5月正,在短短的七个月内,被告人顾某、林某共先后为16家外贸进出口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28票份,价款3165万元,税款万元,卢某从中收取好处费2.7万元。案发后,追缴顾某赃款56.7万元,港币2500元和用赃款购买的皇冠轿车一辆等物。【问题】对被告人顾某、林某、卢某应如何定罪量刑?

某公司需要一种增值税税率为6%的服务。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报价100万元;乙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报价98万元,承诺可以让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丙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报价96万元,不可以开具发票。请确定这家公司的最佳选择是()。A.甲公司B.乙公司C.丙公司D.甲公司或乙公司均可

甲某为资产评估公司蓝天公司(私营公司)的工作人员,承担为他人做资产评估的服务工作。甲某在工作的过程中,收受乙某人民币5万元,为乙某出具了虚假的资产评估报告,将乙某郊区的价值20万元的房屋评估为价值人民币120万元。乙某凭此资产评估报告,以自己郊区的房产做抵押,到某国有银行办理了贷款手续,获取贷款人民币100万元后逃匿。后100万元被乙某挥霍一空,无法追回。(1)甲某的行为如何定性?(2)乙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5月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发出原材料成本为22万元,支付乙公司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39万元,乙公司代收代缴消费税6.25万元。甲公司支.付往返运费,取得运输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1万元,增值税税额0. 09万元。甲公司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则甲公司收回该批委托加工物资的入账成本为( ) 万元。A.26B.32.25C.26.48D.32.73

甲外贸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3月从生产企业购进纺织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万元,增值税税额0.65万元;当月将纺织品出口取得销售收入8万元人民币。已知纺织品的增值税退税率为13%,甲外贸公司出口纺织品应退的增值税为( )万元。 432364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材料,材料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 000万元,支付加工费650万元、增值税款为84.5万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加工完毕甲公司收回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3100B.3650C.3760.5D.3860.5

甲公司受托为乙公司加工一批药酒,乙公司提供原材料价值22万元,支付加工费8万元,甲企业代收代缴消费税3.33万元,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甲公司提供此项加工劳务增值税的正确处理是()。A.以11.33万元为依据计算缴纳增值税B.以8万元加工费为依据计算缴纳增值税C.以33.33万元为依据计算缴纳增值税D.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作为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