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适当表面强化的试件,其内部萌生疲劳裂纹的临界应力(即内部疲劳极限),约为未经表面强化的相同材料试件在表面萌生疲劳裂纹的临界抗力(即表面疲劳极限)的()倍。 A、1.25B、1.35C、1.45D、1.55

经过适当表面强化的试件,其内部萌生疲劳裂纹的临界应力(即内部疲劳极限),约为未经表面强化的相同材料试件在表面萌生疲劳裂纹的临界抗力(即表面疲劳极限)的()倍。

A、1.25

B、1.35

C、1.45

D、1.55


相关考题:

通过对现有的各种疲劳裂纹萌生(形核)模型的分析,以及对表面形变强化材料裂纹裂纹萌生现象的大量观察与分析,发现形核理论有若干不足。为此,提出了新的疲劳裂纹萌生微细观过程理论,并进而提出了表征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又一个新的特征参量()。 A、内部疲劳极限B、外部疲劳极限C、表面完整性D、内部应力

喷丸表面粗糙度较高时,疲劳源易萌生于(),此时残余压应力起到直接的强化作用。 A、表面B、内部C、表面与内部的中间区域

喷丸后的表面粗糙度较低,或喷丸后再对表面磨削,疲劳源易萌生于试样()。 A、表面B、内部C、表面与内部的中间区域

决定材料内部萌生疲劳裂纹的最低应力极限称为材料的表面疲劳极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基体材料在表面起裂时的疲劳极限称为材料的表面疲劳极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根据柯垂耳-赫尔模型,提高材料的滑移抗力,可阻止裂纹的萌生,增强材料的疲劳强度,所以可以采用()方法来提高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A.表面淬火B.表面滚压C.表面喷丸D.表面渗碳

零件的截面尺寸一定,当零件经过表面强化处理后时,其疲劳极限将随之增大。

在材料、变形形式相同,且构件表面不作强化处理的条件下,比较材料的疲劳极限和构件的疲劳极限,二者关系是()。A.材料的疲劳极限大于构件的疲劳极限B.材料的疲劳极限等于构件的疲劳极限C.材料的疲劳极限小于构件的疲劳极限D.不能确定

21、零件的截面尺寸一定,当零件经过表面强化处理后时,其疲劳极限将随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