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行胃癌切除术,近来发现双侧卵巢肿大,呈多结节,光镜下见弥漫浸润的印戒样细胞,间质增生。黏液染色阳性,患者卵巢最可能的病变A、黏液腺癌B、透明细胞癌C、黏液性乳头状腺癌D、宫内膜样腺癌E、Krukenberg瘤

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行胃癌切除术,近来发现双侧卵巢肿大,呈多结节,光镜下见弥漫浸润的印戒样细胞,间质增生。黏液染色阳性,患者卵巢最可能的病变

A、黏液腺癌

B、透明细胞癌

C、黏液性乳头状腺癌

D、宫内膜样腺癌

E、Krukenberg瘤


相关考题:

关于库肯勃氏瘤,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A、原发于胃肠道的卵巢转移肿瘤B、超生检查常发现双侧卵巢受侵犯C、多伴有腹水D、肿瘤组织中存在印戒样细胞E卵巢良性肿瘤

患者,女,40岁,胃癌术后2年,发现下腹部包块3月,临床诊断库肯勃瘤(Kruken-berg)。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原发于胃肠道的卵巢转移肿瘤B、超声检查常发现双侧卵巢受侵犯C、卵巢良性肿瘤D、肿瘤组织中存在印戒样细胞E、多伴有腹水

女性,20岁,查体发现双侧甲状腺对称性肿大,质地软,无结节,无不适,应如何处理?A、手术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B、手术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C、穿刺后决定治疗D、可给予甲状腺素E、放射性碘治疗

患者女性,40岁,发现双侧眼睑弥漫性小结节,丘疹样,镜下见呈巢、团状分布,大量泡沫细胞,无异型,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该患者最可能为A、睑腺炎B、黄色瘤C、皮脂腺癌D、皮样瘤E、脂性肉芽肿此病的发生A、和病毒感染有关B、和创伤有关C、和高血压有关D、与高脂血症有关E、与糖尿病有关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女性胃癌可转移至双侧卵巢B、胃恶性淋巴瘤比胃癌的胃壁增厚明显C、胃癌时可见胃壁增厚,空腹呈"假肾"征D、弥漫浸润型胃癌可见"火山口"征E、胃癌可致胃蠕动波减弱或消失

女,32岁,婚后3年未孕。有进行性痛经,妇科检查触及痛性结节,曾服达那唑病情缓解,停药后又复发,拟行腹腔镜诊疗。对此患者镜下最佳治疗方案是 A、清除内异病灶,分解粘连,尽可能保留子宫及双侧卵巢的正常组织B、做子宫切除,保留双侧附件C、做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D、清除病灶、分解粘连E、做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患者,女性,37岁。近来易怒,出汗多,体重明显减轻,心率118次/分,基础代谢率+45%。甲状腺听诊可闻及杂音。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护士用普萘洛尔为患者行术前准备,最后一次给药时间应在术前A、1~2小时B、2~3小时C、4~5小时D、5~6小时E、7~8小时该患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是A、腺体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常伴有眼球突出,多发生于20~40岁B、腺体多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可不伴有眼球突出C、腺体肿大呈结节状,两侧不对称,无眼球突出,多发生在20~40岁D、腺体肿大呈结节状,两侧对称,有眼球突出,多发生在40岁以上E、结节周围的甲状腺呈萎缩改变,放射性碘扫描示:“热结节”

患者,女性,37岁。近来易怒,出汗多,体重明显减轻,心率118次/分,基础代谢率+45%。甲状腺听诊可闻及杂音。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该患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是A.腺体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常伴有眼球突出,多发生于20~40岁B.腺体多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可不伴有眼球突出C.腺体肿大呈结节状,两侧不对称,无眼球突出,多发生在20~40岁D.腺体肿大呈结节状,两侧对称,有眼球突出,多发生在40岁以上E.结节周围的甲状腺呈萎缩改变,放射性碘扫描示:“热结节”

患者,女性,37岁。近来易怒,出汗多,体重明显减轻,心率118次/分,基础代谢率+45%。甲状腺听诊可闻及杂音。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该患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是A.腺体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常伴有眼球突出,多发生于20~40岁B.腺体多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可不伴有眼球突出C.腺体肿大呈结节状,两侧不对称,无眼球突出,多发生在20~40岁D.腺体肿大呈结节状,两侧对称,有眼球突出,多发生在40岁以上E.结节周围的甲状腺呈萎缩改变,放射性碘扫描示:“热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