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8岁,双眼球轻度突出,伴上睑退缩,上方巩膜暴露。眼眶CT提示眼外肌肥厚,无占位性病变。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炎性假瘤B、眼眶血管瘤C、脑膜瘤D、甲状腺相关免疫眼眶病变E、绿色瘤除以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以下检查最有助于诊断的是A、血沉B、血常规C、甲状腺功能D、MRIE、彩超上述眼外肌肥厚最常累及的是A、上直肌B、外直肌C、下直肌D、内直肌E、上斜肌该病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白细胞浸润B、淋巴细胞浸润C、眶内软组织水肿D、眼外肌水肿E、后期组织纤维化

患者女,28岁,双眼球轻度突出,伴上睑退缩,上方巩膜暴露。眼眶CT提示眼外肌肥厚,无占位性病变。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炎性假瘤

B、眼眶血管瘤

C、脑膜瘤

D、甲状腺相关免疫眼眶病变

E、绿色瘤

除以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以下检查最有助于诊断的是A、血沉

B、血常规

C、甲状腺功能

D、MRI

E、彩超

上述眼外肌肥厚最常累及的是A、上直肌

B、外直肌

C、下直肌

D、内直肌

E、上斜肌

该病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白细胞浸润

B、淋巴细胞浸润

C、眶内软组织水肿

D、眼外肌水肿

E、后期组织纤维化


相关考题:

下列不符合Graves眼病表现的是A、上睑下垂B、眼球突出C、复视D、CT显示眼外肌梭形肥大E、眼球运动受限

患者男,35岁。因“双眼睑肿胀、眼球突出3个月”来诊。眼部检查Vod 1.2,Vos 1.2,双眼睑轻度肿胀,无明显压痛,眶缘未触及明显肿物,眼球突出度右眼19mm,左眼18mm,眼球运动正常,眼球检查基本正常。提问1:本病选择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A、CTB、MRIC、甲状腺功能D、B超或彩超E、以上均可F、以上都不对提问2:该患者需要考虑下列哪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A、甲状腺相关眼病B、眼眶泪腺多形性腺瘤C、眼眶炎性假瘤D、眼眶神经鞘瘤E、眼眶海绵状血管瘤F、以上都不对提问3:下列哪项检查结果对于确定该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有价值A、CT或MRI检查提示双侧泪腺稍肿大B、CT或MRI检查提示双侧眼外肌轻度增粗C、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异常D、B超提示有眼外肌增粗E、以上都是F、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25岁。双侧突眼6个月,CT示双侧下直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增强扫描明显增强,眼环正常,眼球突出1.3 cm。最可能的诊断是A、炎性假瘤B、甲状腺性突眼(Graves病)C、细菌性肌炎D、血管性病变E、淋巴瘤

下列哪项不符合Graves眼病的表现 A、上睑下垂B、眼球突出C、复视D、CT显示眼外肌梭形肥大E、眼球运动受限

患者,男性,35岁。因双眼睑肿胀、眼球突出3个月来诊。眼部检查Vod 1.2 vos 1.2,双眼睑轻度肿胀,无明显压痛,眶缘未触及明显肿物,眼球突出度右眼19mm,左眼18mm,眼球运动正常,眼球检查基本正常。本病选择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A、甲状腺功能B、B超或彩超C、MRID、CTE、以上均可该患者需要考虑下列哪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A、眼眶神经鞘瘤B、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眼眶炎性假瘤D、眼眶泪腺多形性腺瘤E、甲状腺相关眼病下列哪项检查结果对于确定该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有价值A、CT或MRI检查提示双侧泪腺稍肿大B、CT或MRI检查提示双侧眼外肌轻度增粗C、B超提示有眼外肌增粗D、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异常E、以上都是你认为最可能是何种眼病?A、玻璃体混浊B、视神经病变C、视网膜脱离D、老视眼E、老年性白内障F、老年性黄斑病变G、屈光不正H、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女,27岁。双侧突眼7个月。CT示双侧下直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增强扫描明显增强,眼环正常,眼球突出1.0 cm。最可能的诊断为A、炎性假瘤B、海绵状血管瘤C、横纹肌瘤D、甲状腺性突眼(眼型Graves病)E、血管性病变

甲状腺相关眼病早期最常见的眼征是A、球结膜充血、水肿B、眼球突出C、上睑退缩和迟落D、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E、暴露性角膜炎

青年女性患者,双眼球轻度突出,伴上睑退缩,巩膜暴露。超声波检查提示眼外肌肥大,无明显占位性病变。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双眼球高度突出,眼睑闭合不全,球结膜高度水肿伴复视。其治疗原则不包括A、手术矫正斜视B、保护角膜C、治疗原发病D、眼眶减压术E、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是A、血细胞沉降率B、甲状腺功能检查C、白细胞分类D、尿常规E、结核菌素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管瘤B、炎性假瘤C、甲状腺相关眼病D、脑膜瘤E、绿色瘤上述眼外肌肥大最多累及的是A、上直肌B、内直肌C、下直肌D、外直肌E、上斜肌

患者女,25岁,双侧突眼6个月。CT示双侧下直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增强扫描明显增强,眼环正常,眼球突出1cm,诊断:()。A、炎性假瘤B、甲状腺性突眼(格雷夫斯病)C、细菌性肌炎D、血管性病变E、横纹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