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框架结构的性能要求,框架的抗震概念设计应从()方面考虑。 A.强柱弱梁设计B.强剪弱弯设计C.强节点、强锚固设计D.限定柱的轴压比E.局部加强

为满足框架结构的性能要求,框架的抗震概念设计应从()方面考虑。

A.强柱弱梁设计

B.强剪弱弯设计

C.强节点、强锚固设计

D.限定柱的轴压比

E.局部加强


相关考题: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前者的抗震性能更好。()

高层框架结构与高层剪力墙结构相比较,其结构抗震特点为()。 A、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好B、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差C、框架结构的延性好,但其抗侧力刚度小D、框架结构的延性差,但其抗侧力刚度大

假定,某6层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高度36m,建成后拟由重载仓库(丙类)改变用途作为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商场营业面积10000m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结构设计针对建筑功能的变化及抗震设计的要求提出了以主体结构加固改造方案:Ⅰ.按《抗规》性能3的要求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维持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构件承载力按8度抗震要求复核,对不满足的构件进行加固补强以提高承载力;Ⅱ.在楼梯间等位置增设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部分小加固,剪力墙承担倾覆弯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弯矩的40%;Ⅲ.在结构中增加消能部件,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使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原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40%,同时对不满足的构件进行加固。试问,针对以上结构方案的可行性,下列何项判断正确?(  ) A. Ⅰ,Ⅱ可行,Ⅲ不可行 B. Ⅰ,Ⅲ可行,Ⅱ不可行 C. Ⅱ,Ⅲ可行,Ⅰ不可行 D. Ⅰ,Ⅱ,Ⅲ均可行

下列关于抗震设计的概念,其中何项不正确? ?(A)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不应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B)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C)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D)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时,应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

关于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B.框架结构的内隔墙可不考虑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按建筑分隔需要设置C.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D.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下列关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时的要求,正确的是( )。A.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B.框架结构某个主轴方向有局部单跨框架应视为单跨框架结构C.框架—抗震墙结构中不应布置单跨框架结构D.一、二层连廊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不需考虑加强

关于非结构抗震设计的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框架结构的维护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B.框架结构的内隔墙可不考虑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按建筑分隔需要设置C.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D.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下列关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时的要求,正确的是:( )A.甲、乙类建筑以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B.框架结构某个主轴方向有局部单跨框架应视为单跨框架结构C.框架-抗震墙结构中不应布置单跨框架结构D.一、二层连廊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不需考虑加强

框架结构经过合理设计,可以设计为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