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因腰骶痛2个月伴消瘦就诊,血压正常,腰椎压痛,双下肢水肿,血红蛋白62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g,血白蛋白20g/L,血钙4.8mmol/L,肌酐60μmol/L,碱性磷酸酶280U/L,γ球蛋白5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过敏性紫癜肾炎C、肾病综合征D、急进性肾小球肾炎E、慢性肾小球肾炎F、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关于继发性肾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A、过敏性紫癜肾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乙肝病毒相关肾炎D、高血压肾损害E、骨髓瘤性肾病为进一步确诊应进行下列哪项检查A、肾活检B、肾脏彩超C、抗核抗体系列D、肾脏CTE、骨穿F、IVP如该患者行肾活检肾组织中特征性改变为A、系膜细胞增生B、足细胞体积增大C、浆细胞浸润D、中性粒细胞浸润E、嗜酸性粒细胞浸润F、大量新月体形成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双侧肾区疼痛,尿量减少。低热,蛋白尿显著增多伴肉眼血尿,下肢水肿加重,肾功能较前稍有减退。B超示双肾大小较前有所增大。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A、伴发肾石症B、伴发肾功能不全C、伴发泌尿系感染D、肾静脉血栓形成E、泌尿系结核病F、伴发肾脓肿下一步检查应行A、肾活检B、肾脏IVPC、抗核抗体系列D、凝血五项E、肾脏血管彩超F、肾脏增强CT该患者目前最恰当的治疗为A、抗感染,应用抗生素B、抗结核治疗C、肾切除D、溶栓,抗凝E、透析治疗F、应用免疫抑制剂

患者男,65岁。因腰骶痛2个月伴消瘦就诊,血压正常,腰椎压痛,双下肢水肿,血红蛋白62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g,血白蛋白20g/L,血钙4.8mmol/L,肌酐60μmol/L,碱性磷酸酶280U/L,γ球蛋白5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过敏性紫癜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E、慢性肾小球肾炎

F、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关于继发性肾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A、过敏性紫癜肾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D、高血压肾损害

E、骨髓瘤性肾病

为进一步确诊应进行下列哪项检查A、肾活检

B、肾脏彩超

C、抗核抗体系列

D、肾脏CT

E、骨穿

F、IVP

如该患者行肾活检肾组织中特征性改变为A、系膜细胞增生

B、足细胞体积增大

C、浆细胞浸润

D、中性粒细胞浸润

E、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F、大量新月体形成

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双侧肾区疼痛,尿量减少。低热,蛋白尿显著增多伴肉眼血尿,下肢水肿加重,肾功能较前稍有减退。B超示双肾大小较前有所增大。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A、伴发肾石症

B、伴发肾功能不全

C、伴发泌尿系感染

D、肾静脉血栓形成

E、泌尿系结核病

F、伴发肾脓肿

下一步检查应行A、肾活检

B、肾脏IVP

C、抗核抗体系列

D、凝血五项

E、肾脏血管彩超

F、肾脏增强CT

该患者目前最恰当的治疗为A、抗感染,应用抗生素

B、抗结核治疗

C、肾切除

D、溶栓,抗凝

E、透析治疗

F、应用免疫抑制剂


相关考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35岁,反复腰痛2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1个月门诊就诊。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女,60岁,反复腰痛10年,近2个月以来患者出现腰痛加重,并间歇性跛行,最多可行走100m,无双下肢放射痛,无双下肢麻木,无大小便障碍,查体见腰椎棘突间无明显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感觉正常,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诊断为:A、腰椎间盘突出B、腰椎管狭窄C、腰椎肿瘤D、腰椎结核E、腰臀部软组织劳损

男性,67岁,因腰骶痛3个月伴消瘦就诊,血压正常,腰椎压痛,双下肢水肿,血红蛋白62g/L,尿蛋白(++++),血钙4.6mmol/L,碱性磷酸酶280U/L,γ球蛋白45%,其蛋白尿类型可能为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溢出性蛋白尿D、分泌性蛋白尿E、组织性蛋白尿

患者,女性,60岁。因腰骶痛2个月伴头晕就诊。检查:血压正常,腰椎压痛,双下肢水肿,血红蛋白87g/L,尿蛋白(+),血钙3.9mmol/L,碱性磷酸酶280U/L,γ球蛋白45%,其蛋白尿类型可能是( ) 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组织性蛋白尿D、溢出性蛋白尿E、分泌性蛋白尿

男性,67岁,因腰骶痛3月伴消瘦就诊,血压正常,腰椎压痛,双下肢水肿,血红蛋白62g/L,尿蛋白+ + + +,血钙4.6mmol/L,碱性磷酸酶280u/L,γ球蛋白45%,其蛋白尿类型可能为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溢出性蛋白尿D.分泌性蛋白尿E.组织性蛋白尿

病例摘要:男性,18岁,因"双下肢水肿2个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余前于发热、咽痛2周之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尿呈茶色,查尿蛋白+++,尿RBC满视野/HP,收入院。既往无特殊。查体:BP150/90mmHg,HR102次/分,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大致正常,移动性浊音(一),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118g/L,WBC8.6×10/L,PLT165×10/L,ESR6mm/lhr。尿检查:蛋白++++,尿RBC满视野。免疫球蛋白:IgG2.26g/L降低,IgA、IgM正常,ASO增高,C30.33g/L降低。

患者男,42岁,因“腰痛3天,加重l天”来诊。2天前劳累后感觉腰部不适,晚上加重,腰前屈行走并需要搀扶。查体:腰椎平直及腰部两侧肌肉紧张,第4~5腰椎棘旁有压痛但无叩击痛及叩击放射痛,髂棘和髂后上棘连线的中点有明显压痛,双下肢正常。其初步诊断是 A、腰椎间盘突出症B、腰肌扭伤C、骶髂关节紊乱症D、腰椎小关节紊乱E、腰肌扭伤和腰椎小关节紊乱

患者,男性,59岁。因腰骶痛3个月伴头晕就诊。检查:血压正常,腰椎压痛,双下肢水肿,血红蛋白87g/L,尿蛋白(+),血钙3.9mmol/L,碱性磷酸酶280U/L,γ-球蛋白45%,其蛋白尿类型可能是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组织性蛋白尿D、溢出性蛋白尿E、分泌性蛋白尿

男,32岁,腰及右下肢疼痛1周,弯腰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检查:腰活动受限,L3~5棘突及棘间压痛,右侧腰肌压痛,右直腿抬高60°阳性。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X线检查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腰椎间盘病变B.腰肌劳损C.腰肌筋膜炎D.腰椎管狭窄E.骶髂关节炎

男性,67岁,因腰骶痛3个月伴消瘦就诊,血压正常,腰椎压痛,双下肢水肿,血红蛋白62g/L,尿蛋白(++++),血钙4.6mmol/L,碱性磷酸酶280U/L,γ-球蛋白45%,其蛋白尿类型可能为()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溢出性蛋白尿D分泌性蛋白尿E组织性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