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的齿轮外径与泵体内孔的径向间隙应有()~0.16mm。A、0.10B、0.11C、0.12D、0.13

齿轮油泵的齿轮外径与泵体内孔的径向间隙应有()~0.16mm。

  • A、0.10
  • B、0.11
  • C、0.12
  • D、0.13

相关考题:

提高齿轮油泵工作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减小齿轮油泵的轴向泄漏,引起齿轮油泵轴向泄漏的主要原因是()A、齿轮啮合线处得间隙B、泵体内壁(孔)与齿顶圆之间的间隙C、传动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D、齿轮两侧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

齿轮泵是()定量油泵。 A、双向B、单向C、径向D、轴向

齿轮泵为容积泵,按照检修质量标准,齿轮端面与端盖的轴向总间隙为()mm至()mm;齿顶与壳体的径向间隙为()至()mm。若间隙过(),则易造成流量不足,若间隙过(),则造成盘车不畅,齿轮烧毁。

齿轮泵的()间隙对压力影响最大。 A.齿面啮合B.齿轮外圆与泵壳内孔C.齿轮端面与泵盖

引起齿轮泵泄漏的主要原因包括()。 A.齿轮泵啮合线处的间隙B.泵体内壁与齿顶圆之间的间隙C.泵的出口压力D.齿轮两侧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

对齿轮泵内部泄露影响最大的间隙是()A、齿轮与端盖的轴向间隙B、齿轮与泵体的径向间隙C、齿轮之间的齿合间隙

外啮合齿轮泵高压腔的压力油,主要是通过下列()途径泄漏到低压腔去。A、通过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B、通过两侧盖板上开的卸荷槽C、通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D、通过齿轮两侧面和泵端盖间的端面间隙

要提高齿轮油泵的压力,必须减小端面的泄漏问题,一般采取齿轮径向间隙自动补偿方法。

齿轮油泵的齿轮端部与泵体之间应有()~0.06mm的轴向间隙。A、0.045B、0.035C、0.025D、0.020

齿轮泵它属于()泵,一般径向间隙在()毫米,轴向间隙()毫米。

柴油机齿轮式机油泵齿轮外圆与泵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规定为()。A、0.13-0.185mmB、0.23—0.285mmC、0.33—0.385mmD、0.43-0.485mm

机油泵分解检修:若齿轮端面与泵盖之间的间隙超过极限值,应更换()。A、齿轮B、泵盖C、机油D、机油泵

用来调整齿轮式机油泵泵盖与主从动齿轮间的间隙的是()A、配合锥面B、主动齿轮位置C、从动齿轮位置D、密封垫片

装配机油泵时,主要应检查()。A、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B、齿轮和泵壳的齿顶间隙C、主、被动齿轮和泵盖之间的端面间隙D、主、被动齿轮的齿数

齿轮泵径向间隙引起的泄漏量最大。

提高齿轮油泵工作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减小齿轮油泵的轴向泄漏,引起齿轮油泵轴向泄漏的主要原因是()A、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B、泵体内壁(孔)与齿顶圆之间的间隙C、传动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D、齿轮两侧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

EQ6100-1型发动机机油泵齿轮与壳体间隙应为();齿轮与泵盖端隙应为();主、被动齿轮啮合间隙应为()。

装配齿轮或机油泵时,怎样测量齿轮端面与泵盖之间的间隙?

多选题装配机油泵时,主要应检查()。A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B齿轮和泵壳的齿顶间隙C主、被动齿轮和泵盖之间的端面间隙D主、被动齿轮的齿数

单选题机油泵装配时主要应检查()。A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B齿轮和泵壳的齿顶间隙C主、被动齿轮和泵盖之间的端面间隙

单选题机油泵分解检修:若齿轮端面与泵盖之间的间隙超过极限值,应更换()。A齿轮B泵盖C机油D机油泵

单选题对齿轮泵内部泄露影响最大的间隙是()A齿轮与端盖的轴向间隙B齿轮与泵体的径向间隙C齿轮之间的齿合间隙

多选题齿轮式机油泵泵盖与泵体间的密封垫的主要作用有()A防止漏油B调整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C调整泵盖与主、从动齿轮间的间隙D调整齿顶与泵体之间的间隙

单选题提高齿轮油泵工作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减小齿轮油泵的轴向泄漏,引起齿轮油泵轴向泄漏的主要原因是()A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B泵体内壁(孔)与齿顶圆之间的间隙C传动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D齿轮两侧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

单选题检查、测量外齿轮式机油泵的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用厚薄规和直尺测量机油泵壳盖的平面度B用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外径C用厚薄规测量齿轮的啮合间隙D用厚薄规测量齿轮齿顶与泵体内腔的间隙

多选题检测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检查项目应包括()A齿轮端面到泵盖端面的间隙B齿轮的啮合间隙C齿顶与泵体之间的间隙D泵盖端面的平面度

多选题外啮合齿轮泵高压腔的压力油,主要是通过下列()途径泄漏到低压腔去。A通过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B通过两侧盖板上开的卸荷槽C通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D通过齿轮两侧面和泵端盖间的端面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