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接线膨胀补偿装置处,滑接线应留有10~20mm的间隙。

滑接线膨胀补偿装置处,滑接线应留有10~20mm的间隙。


相关考题:

分段供电的滑触线,当各分段电源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为20mm,不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应大于滑触线与集电器接触长度()。 A.10mmB.15mmC.20mmD.25mm

起重机运行时,接线盒内接线端子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应大于( )mm。A.8B.10C.12D.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滑接线补偿装置间隙的两侧,均应有滑接线支持点,支持点与间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多少?

接线嘴压紧后应留有间隙,否则为失爆。压盘式接线嘴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应不大于5mm,否则为()。A、不完好B、失爆C、不合格D、不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一1996)规定,起重机在终端位置时,滑接器与滑接线末端的距离不应小于()mm,固定装设的型钢滑接线,其终端支架与滑接线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800mm。A、100B、150C、200D、250

滑接线的线路较长,电压降超过允许值时,滑接线上采用加装()。A、补偿装置B、升压措施C、辅助导线

型钢滑接线长度超过()m或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时,应装设伸缩补偿装置。A、30B、50C、6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时,滑接线距地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多少?

起重机滑接线对汽车通道的高度不应小于()m。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1996)规定,起重机的滑接器应沿滑接线全长可靠地接触,自由无阻地滑动,在()滑接器中心线(宽面)不应超出滑接线的边缘。A、接头部位B、中间部位C、连接部位D、任何部位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1996)规定,额定电压为0.5KV以下的滑接线,与其邻导电部分和导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mm;户内3KV滑接线,其相间和对接地部分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100mm;当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滑接线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A、30B、50C、60D、80

滑油箱为什么要留有膨胀空间?膨胀空间有多大?

分段供电的滑触线,当各分段电源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为20mm,不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应大于滑触线与集电器接触长度()。A、10mmB、15mmC、20mmD、25mm

机内配线的接线片和接线端子的螺母()现象。A、无松脱B、虚接C、无单母D、滑扣

连电接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电连接线应伸出线夹外10~20mm并用本线绑扎。

吊车滑接线的轮型滑接器,安装完后应高出滑接线中间托架不少于()mm。A、5B、8C、10D、12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电连接线端头外露10~20mm;压接式线夹U形螺纹卡子应保证卡子插入后,另一端露头1~3mm。

起重机滑接线对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m。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1996)规定滞接线伸缩补偿装置部隙的两侧,均应有滑接线支持点,支持点与间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mm。A、150B、200C、250D、30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1996)规是滑接线安装后应平直,滑接线之间的距离应一致,其中心线应与起重机轨道的实际中心线保持平行,其偏差应小于()mm。A、10B、15C、20D、25

导线与滑接线连接时,接线在接头处应有镀锡或加焊有电镀层的接线板。

无功补偿装置易采用直接接入母线的接线方式。

多选题机内配线的接线片和接线端子的螺母()现象。A无松脱B虚接C无单母D滑扣

单选题吊车滑接线的轮型滑接器,安装完后应高出滑接线中间托架不少于()mm。A5B8C10D12

判断题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电连接线端头外露10~20mm;压接式线夹U形螺纹卡子应保证卡子插入后,另一端露头1~3mm。A对B错

填空题连电接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电连接线应伸出线夹外10~20mm并用本线绑扎。

填空题蒸汽管道的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