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短布置,管子直径不得大于吸入口的直径。

离心泵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短布置,管子直径不得大于吸入口的直径。


相关考题:

对管子和管路附件规定一种标准直径,这种标准直径称为()。

减少气蚀的措施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流量下,应选用直径稍小的吸入管路B、吸入管应尽可能短并尽量减少弯头等管件C、液体入口温度要高D、液体入口温度应尽可能高

离心泵的吸入口(),易造成泵抽空。 A、堵塞B、温度低C、压力高D、直径大

离心泵不能产生气缚的条件有()。A、吸入口直径大于泵入口直径B、出口阀堵塞C、叶轮堵塞D、填料或机封处漏气

离心泵容易产生气缚的条件是()。A、吸入口直径大于泵入口直径B、吸入口直径小于泵入口直径C、离心泵启动前泵内灌满液体D、离心泵在出口阀打开状态下启动

离心泵8B29A中,其中29代表()。A、泵吸入口直径B、泵出口直径C、扬程

离心泵吸入管路尽可能短而直,以减少阻力损失。吸入管径应小于泵吸入口的直径。

管子弯曲部分直径的缩减率不得大于原直径的()%。A、10B、15C、5

离心泵的入口管线直径大于出口管线直径是为了()。A、提高流量B、提高扬程C、提高泵的吸入性能D、提高转数

某离心泵的型号为IS100—65—200,表示吸入口直径为()。排出口直径为()。叶轮直径为()。

对离心泵错误的安装或操作方法是()。A、吸人管直径大于泵的吸入口直径B、启动前先向泵内灌满液体C、启动时先将出口阀关闭D、停车时先停电机,再关闭出口阀

不能用于防止离心泵汽蚀措施是()。A、增大泵的吸入口直径B、提高输送介质的温度C、降低输送介质的温度D、降低泵的吸入口高度

减少汽蚀的措施中,说法错误的是()。A、在同一流量下,应选用直径稍大的吸入管路B、吸入管应尽可能短并尽量减少弯头等管件C、液体入口温度不要太高D、液体入口温度应尽可能高

避免离心泵产生气缚的方法有()。A、吸入口直径小于泵入口直径B、吸入口直径大于泵入口直径C、吸入管堵塞D、叶轮堵塞

离心泵容易产生气缚的现象为吸入口直径小于泵入口直径所致。()

水泵型号10Sh﹣19A,其中的Sh表示()A、泵吸入口直径B、叶轮级数C、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D、比转数

离心泵型号4DA-8X6中,4表示泵的吸入口直径。

无法避免离心泵产生气缚的措施有()。A、泵底阀无泄漏B、叶轮干净无堵塞C、吸入口直径大于泵入口直径D、泵吸入口堵塞

油水分离设备和污油舱(柜)均应设有吸入管路,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短,且不应()。

采用管子布线,明敷管路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子直径的()倍。

双吸泵的吸入口处,最好配置一段()倍吸入口公称直径的直管。A、7-9B、5C、15

关于泵的吸人管路安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人管路宜短,且宜减少弯头B、当泵的安装位置高于吸入液面时,吸人管路的任何部分都不应高于泵入口C、泵入口前的直管段长度不应大于人口直径D的3倍D、当泵的安装位置高于吸人液面,泵的人口直径小于350mm时应设置底阀

水泵吸入口前应有长度()的直管段。A、不大于3倍吸入管直径B、不小于3倍吸入管直径C、不小于2倍吸入管直径D、不大于2倍吸入管直径

填空题采用管子布线,明敷管路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子直径的()倍。

单选题水泵吸入口前应有长度()的直管段。A不大于3倍吸入管直径B不小于3倍吸入管直径C不小于2倍吸入管直径D不大于2倍吸入管直径

填空题油水分离设备和污油舱(柜)均应设有吸入管路,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短,且不应()。

单选题双吸泵的吸入口处,最好配置一段()倍吸入口公称直径的直管。A7-9B5C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