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了100kJ,从环境吸收了40kJ的热,计算系统与环境的功的交换量;

一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了100kJ,从环境吸收了40kJ的热,计算系统与环境的功的交换量;


相关考题:

若体系放出60kJ的热,并对环境做40kJ的功,则体系内能变化ΔU为 ()。

在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封闭系统经一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全部用于增加系统的热力学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判定()。 A、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B、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C、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D、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某一热力学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吸收了400J的热量,并对环境做功300J,则系统的内能( )。A.减少了100JB.增加了100JC.减少了700JD.增加了700J

有位发明家称他发明了一种机器,当这台机器完成一个循环时,吸收了100KJ的功,同时向单一热源排出了100KJ的热,这台机器()A、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B、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C、完全符合科学原理D、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和环境之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为()    A、内能B、热C、功D、自由能

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统吸收热量100kJ,对外作功50kJ,同时内部消耗功量并进入系统20kJ,则实际系统内能变化为()A、50kJ;B、70kJ;C、30kJ;D、0kJ

在热力学中用热和功的正负号表示以热或功的形式传递能量的方向,体系吸收热量q(),体系对环境做功w()

系统和环境之间除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能量称为()    A、内能B、热C、功D、自由能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断言是()A、(1)、(3)B、(2)、(3)C、(3)D、(3)、(4)E、(4)

在定压下某气体膨胀吸收了1.55kJ的热,如果其热力学能增加了1.32kJ,则该系统做功为()A、1.55kJB、1.32kJC、0.23kJD、-0.23kJ

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试计算下列情况的热力学能变化: (1)系统吸收热量500J,对环境作功400J; (2)系统吸收热量500J,环境对系统作功800J。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热。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体系对环境做了200J的功,体系须从环境()热()J,才能使体系热力学能增加50J。

对于功,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系统对环境做功或环境对系统做功时,环境中一定会留下某种痕迹B、功的量值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C、无论做什么功都伴随着系统中某种物质微粒的定向运动D、广义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系统做功时,“广义力”是指环境施予系统的力;环境做功时,“广义力”是指系统施予环境的力

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100kJ,对外作功100kJ,则()。A、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B、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C、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D、A和B

经历任意一个循环过程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等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热是()的一种形式,系统吸热,Q()0;系统放热,Q()0;定压下气体所做的体积功W=();气体膨胀时,体积功W0。若NaOH溶液与HCl溶液正好中和时,系统的焓变ΔrHΘ=akJ·mol-1,则其热力学能的变化ΔrUΘ=()kJ·mol-1。这是一个()相反应。

当系统向环境传热(Q  0)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一定减少。

如果该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做了20kJ的功,同时吸收了20kJ的热,计算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值。

单选题系统和环境之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为()A内能B热C功D自由能

单选题系统和环境之间除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能量称为()A内能B热C功D自由能

单选题在有关理想气体4种基本过程特征的下列陈述中,(  )不正确。A定容加热过程中,加热量全部提高了系统的热力学能B定压过程中,系统必定输出体积变化功而热力学能增大C定温加热过程中,加热量全部用于系统做体积膨胀功D绝热膨胀过程中,系统减少热力学能而输出体积变化功

单选题某封闭系统从环境吸收100J的热量,并对外做功200J,则此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为(  )。A-100JB100JC-300JD300J

单选题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统吸收热量100kJ,对外作功50kJ,同时内部消耗功量并进入系统20kJ,则实际系统内能变化为()A50kJ;B70kJ;C30kJ;D0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