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型控制阀主阀安装面局减室排气限制孔为()。A、φ1.2mmB、φ1.0mmC、φo.8mmD、φ0.5mm

120—1型控制阀主阀安装面局减室排气限制孔为()。

  • A、φ1.2mm
  • B、φ1.0mm
  • C、φo.8mm
  • D、φ0.5mm

相关考题:

104型分配阀制动时,第一阶段局减室排气口不排气是因为()。 A、局减弹簧过强或过弱B、局减室排气口缩孔Ⅰ被堵C、局减阀盖上的大气孔堵塞D、局减膜板穿孔

120—1型控制阀滑阀减速充气限制孔为()。A、φ1.2mmB、φ1.5mmC、φ1.8mmD、φ1.9mm

120/120-1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主阀试验制动位缓解阀上呼吸孔漏泄量为()。A、≤1kpa/minB、≤2kpa/minC、≤3kpa/minD、不允许漏泄

120-1型控制阀f3限制孔为()。A、φ1.2mmB、φ1.5mmC、φ1.8mmD、φ2.0mm

120-1型控制阀前盖上局减阀通大气孔处毛毡更换新品。

120型控制阀前盖上局减阀通大气孔处毛毡更换新品。

120.1型控制阀紧急活塞杆上紧急室排气限制孔为()。A、φt1mmB、φ12mmC、φ1.6mmD、φ1.8mm

为防止装错103及104型分配阀,120型空气控制阀在中间体主阀安装面上设有()。

120型控制阀常用制动位第二阶段时,因主活塞继续上移,制动管压力经滑阀座孔、()至制动缸实现第二次局减作用。A、主阀加速缓解阀止回阀B、紧急阀C、先导阀D、局减阀

120型控制阀常用制动位第二阶段时,因主活塞继续上移,制动管压力经滑阀座孔、局减阀至制动缸实现第二次局减作用,当制动缸压力升至50~70kPa时局减阀()。A、关闭B、开放C、截断D、逆流

120型控制阀常用制动位第二阶段时,因主活塞继续上移,制动管压力经滑阀座孔、局减阀至制动缸实现第二次局减作用,当制动缸压力升至()时局减阀关闭。A、20~30kPAB、30~40kPAC、50~70kPAD、80~90kPA

104型分配阀制动后再充气时,最先排气的位置是()。A、主阀安装面胶垫槽B、局减阀盖通气口C、作用部排气口D、均衡部排气口

103型分配阀主阀安装面局减室排气限制孔为()。A、φ1.0mmB、φ0.8mmC、φo.5mmD、φ0.2mm

120型控制阀紧急活塞杆上紧急室排气限制孔为()。A、φ1.1mB、φ1.2mC、φ1.6mD、φ1.8m

103型、104型分配阀制动时,第一阶段局减室排气口不排气是因为()。A、局减弹簧过强或过弱B、局减室排气口缩孔堵I被堵C、局减阀盖上的大气孔堵塞D、局减膜板穿孔

120型控制阀的紧急活塞杆上紧急室充气限制孔为()。A、φ1.1mB、φ0.6mC、φ0.8mD、φ1.0m

120/120-1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主阀试验制动位局减阀呼吸孔漏泄量为()。A、≤2kpa/minB、≤4kpa/minC、≤5kpa/minD、不允许漏泄

120型控制阀局减阀由()、局减阀膜板、O形橡胶密封圈、局减阀杆、局减阀簧、压垫、毛毡等组成。A、局减活塞B、缓解阀活塞C、主活塞D、涨圈

120/120-1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主阀试验制动位缓解阀排气口漏泄量为()。A、≤2kpa/minB、≤3kpa/minC、≤4kpa/minD、不允许漏泄

120型控制阀主阀安装面局减室排气限制孔为()。A、φ1.2mB、φ1.0mC、φ0.8mD、φ0.5m

120-1型控制阀局减阀由局减活塞、局减阀膜板、O形橡胶密封圈、()、局减阀簧、压垫、毛毡等组成。A、局减阀杆B、顶杆C、递动杆D、稳定杆

120型控制阀()的作用是使列车管、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制动缸、紧急室、局减室分别与主阀、紧急阀内各对应的气路相连通。A、主阀B、缓解阀C、紧急阀D、中间体

104型分配阀制动时,最先排气的位置是()。A、主阀安装面胶垫槽B、局减阀盖通气口C、作用部排气口D、均衡部排气口

120—1型控制阀紧急活塞杆稳定限制孔为()。A、φ1.0mmB、φ1.2mmC、φ1.8mmD、φ2.5mm

单选题120—1型控制阀局减阀由局减活塞、局减阀膜板、O形橡胶密封圈、()、局减阀簧、压垫、毛毡等组成。A局减阀杆B顶杆C递动杆D稳定杆

单选题120型控制阀()的作用是使列车管、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制动缸、紧急室、局减室分别与主阀、紧急阀内各对应的气路相连通。A主阀B缓解阀C紧急阀D中间体

单选题109分配阀局减室在主阀安装面上通大气的孔直径为:()A0.5mmB0.8mmC1.0mmD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