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某点的两力(大小分别为10N和16N)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A、等于26NB、大于16N小于26NC、大于10N小于16ND、以上都有可能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某点的两力(大小分别为10N和16N)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

  • A、等于26N
  • B、大于16N小于26N
  • C、大于10N小于16N
  • D、以上都有可能

相关考题:

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用一个力来代替称力的合成B、力可以用线段表示,线段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起点表示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作用方向C、力的合成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D、力的合成多种结果

作用在物体上某一点的两力的合力大小,等于()。A.两个力之和;B.两个力之差;C.两个力之积;D.两个力的矢量和。

关于力的基本性质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的说法,( )是正确的。A.物体受到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就处于平衡状态B.力的合成只能有一种结果,力的分解也只能有一种结果C.作用在物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力的三要素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E.作用在物体某一点的力可以沿作用线平移到物体上另一点而无需附加力

力的大小相同,作用点也相同,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分别作用在两个相同物体上,其作用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作用在物体上某点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到物体上任意点,并不改变此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作用在物体上某点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到物体上任意点,并不改变此力对物体的作 用效果。

作用在物体上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代表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接边所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代表。

作用在物体上某一点的两力的合力大小,等于()。A、两个力之和;B、两个力之差;C、两个力之积;D、两个力的矢量和。

下面关于力的合成,叙述错误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都可以合成为一个力B、力的合成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C、两个力合成的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D、两个力合成的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该点

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2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A、10N;B、15N;C、25N;D、32N。

大小分别为10N和1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A、5NB、10NC、25ND、30N

同时作用在某物体上的两个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8N和10N,其中10N的力在逐步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减小D、一直增大

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作用在物体上某一点的两个力()合成一个力。

下面()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A、力的大小相等B、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D、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分布相同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A、力的大小相等B、力的方向相同C、力的作用点相同D、A+B+C

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与力的作用点无关。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作用点上,若此二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则此二力是一组(),若此二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则是一组()

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与力的()无关。A、作用点B、作用方式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和()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即合力可用代表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所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来表。

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物体上的同一点。

单选题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 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这是()。A二力平衡公理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单选题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A力的大小相等B力的方向相同C力的作用点相同DA+B+C

单选题下面关于力的合成,叙述错误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都可以合成为一个力B力的合成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C两个力合成的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D两个力合成的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该点

判断题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