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为宜。A0.1~0.2mB0.2~0.4mC0.2~0.5mD0.5m以上

单选题
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为宜。
A

0.1~0.2m

B

0.2~0.4m

C

0.2~0.5m

D

0.5m以上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极坐标法测设(放样)点的平面位置,需要()。 A、点的海拔高程B、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C、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与放样点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

立模和填筑放样包括了测设各种建筑物的立模、填筑轮廓点,对已架立的模板、 预制件或埋件进行体形和位置的检查,测算填筑工程量等。()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施工放样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由整体到局部B.先控制,后碎部C.由建筑物主轴线确定建筑物细部相对位置D.测设细部的精度比测设主轴线的精度高E.各细部的测设精度一样

钻孔爆破法开挖施工测量应满足下列哪些规定( )? A、开挖放样,应以施工导线标定的轴线为依据,开挖过程中应安置激光指向仪或激光经纬仪标定中线B、开挖放样应在掌子面上标定开挖轮廓特征点,必要时还应标出钻孔位置C、对分层开挖的地下厂房等大断面洞室进行放样时,可只标定设计开发轮廓特征点D、地下洞室混凝土衬砌放样,应以贯通后经调整的轴线为依据,在衬砌断面上标出拱顶、起拱线和边墙的设计位置,立模后应进行检查E、开挖放样,应以设计导线标定的轴线为依据,开挖过程中应安置激光指向仪或激光经纬仪标定中线

立模、填筑轮廓点的放样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 A、由轴线点或侧站点放样轮廓点时,宜采用后方交会法B、在不方便丈量距离的部位进行放样时,采用短边前交会法C、在已经精确测定了轴线的部位进行放样时,也可采用轴线交会法D、在有条件的地方放样,可采用边角前方交会或边角后方交会法E、有条件的也可使用三维激光瞄准仪扫描后再进行测设

描述施工放样工作正确的是()。A.根据工程建筑物的设计尺寸B.建筑物特征点与地面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C.建筑物特征点之间的几何关系D.由整体到局部E.先细部、后控制

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 )为宜。 A、0.1~0.2m B、0.1~0.3m C、0.3~0.5m D、0.2~0.5m

施工放样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所设计建筑物的()以一定精度测设到实地上。A、角度B、平面位置C、高程位置D、高差

曲线混凝土建筑物细部立模点放样,放样相邻点最长距离为()。A、5~10米;B、4~6米;C、6~15米;D、10~20米。

《规范》规定在地下洞室细部放样轮廓点时,相对于洞轴线的点位中误差,对于开挖轮廓点为50mm,且不许欠挖,对于砼衬砌立模点为()。A、5mm;B、10mm;C、15mm;D、20mm。

水闸细部放样以()为依据。A、水闸底板B、水闸轴线C、河道中心线D、岸边的控制点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A、中点B、边点C、坐标点D、交点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应在全面了解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工程区域的地形特征及施工放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A、轴线;B、点位;C、精度;D、立模。

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中,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 )。A、极坐标法B、直角交会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正确的是()。 ①、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②、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③、建立场区控制网④、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A、②①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建筑物基础块(第一层)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m(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A、1B、2C、3

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为宜。A、0.1~0.2mB、0.2~0.4mC、0.2~0.5mD、0.5m以上

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应该()A、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相同B、细部放样精度小于整体放样精度C、细部放样精度大于整体放样精度D、整体放样精度包含细部放样精度

立模和填筑放样包括了测设各种建筑物的立模、填筑轮廓点,对已架立的模板、预制件或埋件进行体形和位置的检查,测算填筑工程量等。()

单选题水闸细部放样以()为依据。A水闸底板B水闸轴线C河道中心线D岸边的控制点

单选题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A中点B边点C坐标点D交点

单选题建筑物基础块(第一层)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m(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A1B2C3

单选题极坐标法测设(放样)点的平面位置,需要()A点的海拔高程B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C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与放样点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

单选题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中,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 )。A极坐标法B直角交会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

单选题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应在全面了解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工程区域的地形特征及施工放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A轴线;B点位;C精度;D立模。

多选题下列关于模板的安装与拆除说法正确的是(  )。A模板安装尽量按照设计图纸测量放样B对于承重模板要求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才能拆模C支架必须支承在有足够的支承面积,稳固的地基或已凝固的混凝土上D提高模板使用的周转率E立模后,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模板内表面涂以脱模剂,以利拆模

单选题《规范》规定在地下洞室细部放样轮廓点时,相对于洞轴线的点位中误差,对于开挖轮廓点为50mm,且不许欠挖,对于砼衬砌立模点为()。A5mm;B10mm;C15mm;D20mm。

单选题曲线混凝土建筑物细部立模点放样,放样相邻点最长距离为()。A5~10米;B4~6米;C6~15米;D10~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