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DL/1058-2007),搬运去除外包装的()kV及以上等级相间间隔棒,应平稳搬运,防止相间间隔棒挠度过大。A、110B、220C、330D、500

依据《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DL/1058-2007),搬运去除外包装的()kV及以上等级相间间隔棒,应平稳搬运,防止相间间隔棒挠度过大。

  • A、110
  • B、220
  • C、330
  • D、500

相关考题:

安全色中()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 A.黄色与黑色相间隔条纹B.红色与白色相间隔条纹C.绿色与蓝色相间隔条纹D.黑色与蓝色相间隔条纹

在()kV线路杆塔上作业时宜穿导电鞋。 A、110B、220C、330D、500

113、新建架空输电线因路径选择困难无法避开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局部区段应采取有效的防舞措施,如采用( )等,并逐步总结、完善防舞动产品的布置原则。A、双摆防舞器B、线夹回转式间隔棒C、相间间隔棒D、失谐摆E、集中防震锤

线路防止振动的具体措施有()。A安装防振锤和阻尼线B安装护线条和防振线夹C安装相间间隔棒D尽量取消子导线间隔棒

四分裂及以上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500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阻尼间隔棒宜()A、等距B、不等距C、对称D、不对称

依据《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分裂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A、400B、450C、500D、600

相间间隔棒的设计形式主要由以下参量决定,其描述正确的是()。 A、考虑下部软连接在极端的情况时,下部导线翻转上来,上部的绝缘子仍要保持足够的直线距离B、复合相间间隔棒的爬电比距取值按相对地爬电比距的选值的1.7倍考虑C、金具按常规金具考虑D、相间间隔棒的棒芯直径、抗拉、抗压强度应进行计算校核

间隔棒的施工有哪些要求() A、导线紧线及附件完毕后应立即安装间隔棒,间隔棒与防振锤应同时安装B、间隔棒安装距离可用与飞车相配合的计数器测量或斜距丈量法测量C、三相导线的间隔棒应整齐地排列在一条与导线垂直的直线上D、铁塔两端第一个间隔棒距离偏差应不大于次档距的1.5%,其余应不大于次档距的3%,各相间隔棒安装位置应相互一致

依据《跨区输电线路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单回输电线路可采用()等防舞装置。A、线夹回转式间隔棒B、双摆防舞器C、相间间隔棒D、失谐摆E、偏心重锤

采用乘坐吊式蜈蚣梯的方式等电位更换500kV线路三角形排列中相四分裂导线间隔棒时,新间隔棒安装时应注意其平面应和导线呈()状态。A、30度角B、45度角C、60度角D、垂直

沿绝缘子串进入法只适用于()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A、110B、220C、330D、500

防止导线舞动一般可根据运行经验采取以下措施()。A、加大线间距离和导线、地线间的水平位移B、加大金具绝缘子的机械安全系数C、安装相间间隔棒D、尽量取消子导线间隔棒E、增加杆塔缩小档距

验收330~500kV线路时,同相子导线间允许弧垂偏差(有间隔棒)为()。A、30mmB、50mmC、80mmD、100mm

分裂导线子导线装设间隔棒的主要作用是()。A、预防相间短路B、预防导线混线C、预防导线微风振动D、防止导线发生鞭击

下列关于间隔棒,错误的有()。A、间隔棒应易于安装和拆卸,需要全部拆散B、在间隔棒安装位置上必须保持自导线间距的要求值C、间隔棒任何部件不能损坏或出现永久性变形D、间隔棒应为柔性结构,且具有阻尼性能

间隔棒应与导线垂直,三相间隔棒对齐,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

330~500kV线路,同相子导线有间隔棒时,同相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mm。 A、50;B、80;C、100;D、3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及重要的()kV变电站应采用三台充电装置,两组蓄电池组的供电方式。A、220、110B、330、220C、500、330D、500、220

在()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带电线路杆塔上及变电站构架上作业,应采取穿着静电感应防护服、导电鞋等防静电感应措施。A、110B、220C、330D、500

用安全色和其对比色制成的间隔条纹标示,能显得更加清晰显目。间隔的条纹标识有()。A、红色与白色相间隔B、绿色与白色相间C、黄色与黑色相间隔D、蓝色与白色相间隔E、黑色与白色相间隔

新建架空输电线因路径选择困难无法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局部区段应提高抗冰设计及采取有效的防舞措施,如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等,并逐步总结、完善防舞动产品的布置原则。()

分裂导线子导线装设间隔棒的主要作用是()。A、预防相间短路;B、预防导线混线;C、防止导线发生鞭击;D、防止导线微风振动。

在()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运行区域作业时,应采取防静电感应措施。A、110B、220C、330D、500

依据《跨区输电线路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在二、三级舞动区,宜适当增加()。A、相间间隔棒B、双摆防舞器C、偏心重锤D、失谐摆

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相间间隔棒布置原则有()。A、越靠近档距中央的位置,导线刚度越小,越易发生振动,因此在靠近导线中央的位置应尽可能设置相间间隔棒B、相间间隔棒不应等距分布,避免形成若干有振动频率相同的子档距,发生子档距间的频率耦合C、无论线路档距大小,所有相间间隔棒都应装设在档距的中央D、较大档距的情况需要设置较多的相间间隔棒

依据《跨区输电线路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二级舞动区内线路防舞治理时,组合防舞措施包括()等组合应用。A、相间间隔棒与线夹回转式间隔棒B、相间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C、线夹回转式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D、相间间隔棒与防舞鞭E、相间间隔棒与偏心重锤

依据《跨区输电线路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同塔双(多)回输电线路的防舞治理可优先采用()等防舞装置。A、线夹回转式间隔棒B、双摆防舞器C、偏心重锤D、失谐摆E、相间间隔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