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站用变检修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绕组直流电阻同相初值差超过2%,开展B类检修,检查并处理导电回路短路、开路故障,检查并处理分解开关接触不良等缺陷B、绕组绝缘电阻换算到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变化明显;吸收比1.3或极化指数1.5或绝缘电阻10000MΩ,开展B类检修,进行诊断性试验,结合其他试验结果制定处理措施C、变压器包封与支架间紧固带松动、断裂或包封间导风撑条松动、脱落,开展B类检修,重新固定或更换D、35kV干式站用变交流耐压试验不满足规程要求,开展A或B类检修,根据检查情况开展相关工作

对于站用变检修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绕组直流电阻同相初值差超过2%,开展B类检修,检查并处理导电回路短路、开路故障,检查并处理分解开关接触不良等缺陷
  • B、绕组绝缘电阻换算到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变化明显;吸收比<1.3或极化指数<1.5或绝缘电阻<10000MΩ,开展B类检修,进行诊断性试验,结合其他试验结果制定处理措施
  • C、变压器包封与支架间紧固带松动、断裂或包封间导风撑条松动、脱落,开展B类检修,重新固定或更换
  • D、35kV干式站用变交流耐压试验不满足规程要求,开展A或B类检修,根据检查情况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考题:

避雷器检修策略中,底座绝缘电阻测量值<100MΩ,开展B类检修,进行底座绝缘处理或更换。

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需结合油微水、油介损等其他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开展B类检修,进行油处理或返厂检修。A、吸收比1.3B、极化指数1.5C、绝缘电阻10000MΩD、吸收比1.3且极化指数2.5且绝缘电阻10000MΩ

按照油浸式接地变压器检修策略,铁心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规程要求,开展()检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铁心进行处理。A、A类B、B类C、C类D、D类

避雷器检修策略中,监测装置进水受潮、玻璃盖板开裂、指示不准、指针卡涩等不良情况,开展D类检修,必要时进行B类检修,()。A、更换避雷器B、进行相应的诊断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开展相应工作C、进行底座绝缘处理或更换D、更换监测装置

当电流互感器内部有放电等异常声响时,应()。A、开展A类或B类检修,进行诊断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相应处理B、开展B类检修,进行密封处理,必要时更换电流互感器C、开展B类检修,加装伞裙或喷涂防污闪涂料,必要时更换电流互感器D、先进行D类检修,根据结果开展B类检修,进行密封处理

测量35kV站用变铁心绝缘电阻(采用1000V的绝缘电阻表,记录测量时温度),其值与历史值比较有明显降低,应采取的检修策略为()。A、开展D类检修,结合油色谱例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开展相关工作B、开展D类检修,结合油色谱诊断性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开展相关工作C、开展B类检修,结合油色谱诊断性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开展相关工作D、开展B类检修,结合油色谱例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开展相关工作

干式站用变本体变压器表面破损、脱落严重或严重龟裂,有放电痕迹或憎水性能下降严重,应安排哪类检修()。A、开展A类检修,根据检查情况开展相关工作B、开展B类检修,根据检查情况开展相关工作C、开展D类检修,根据检查情况开展相关工作

油浸式站用变绕组直流电阻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无中性点引出线的绕组,线间偏差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应开展B类检修,检查并处理导电回路短路、开路故障,检查并处理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等缺陷。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绝缘电阻初值差超过-50%,或二次绕组绝缘电阻小于10MΩ时,进行诊断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做相应处理,必要时开展()检修,更换电压互感器。A、A类B、B类C、C类D、D类

对于站用变检修策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湿器油封异常,或吸湿器呼吸不畅通,或吸湿剂潮解变色部分超过总量的1/3或吸湿剂自上而下变色,开展B或D类检修,检查吸湿器呼吸情况,更换吸湿剂;检查吸湿器及连管,并进行处理B、油浸式站用变运行时油温异常升高,开展C或D类检修,校验油温及绕组温度表,发现表计故障及时更换C、气体继电器、油流速动继电器、温度计未能安装防雨罩,开展C或D类检修,在气体继电器、油流速动继电器、温度计安装防雨罩D、套管外绝缘爬距不满足要求,实际爬电比距与污区等级不匹配,且未采取措施,进行B类检修,喷涂防污闪涂料或加装防污闪辅助伞裙,必要时更换变压器套管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绝缘电阻初值差超过-50%,或二次绕组绝缘电阻小于10MΩ时进行诊断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做相应处理,必要时开展A类检修,更换电压互感器。

按照干式接地变压器检修策略,铁心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标准或规程要求,开展()检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铁心进行处理。A、A类B、B类C、C类D、D类

消弧线圈绕组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规程要求,开展()类检修,综合分析试验数据,再做相应的处理。A、AB、BC、CD、D

油浸式站用变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无中性点引出线的绕组,线间偏差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应采取的检修策略正确的是()。A、开展D类检修,检查并处理导电回路短路、开路故障,检查并处理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等缺陷B、开展B类检修,检查并处理导电回路短路、开路故障,检查并处理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等缺陷C、开展B类检修,检查并处理导电回路短路、开路故障,检查并处理绝缘油受潮不良等缺陷D、开展C类检修,检查并处理导电回路短路、开路故障,检查并处理绝缘油受潮不良等缺陷

室外运行的站用变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站用变出口短路。在站用变低压侧接线端子处未加装绝缘罩,引线部分未采取绝缘措施。站用变母排未加装绝缘护套,其检修策略应为()。A、开展A类检修B、开展B类检修C、开展C类检修D、开展D类检修

按照干式消弧线圈检修策略,绕组绝缘电阻,(),开展C类检修,停电检查和试验,综合分析再做相应的处理。A、不满足相关规程要求B、有明显下降C、正常D、相差不大

以下针对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外绝缘情况制定检修策略正确的是()。A、外绝缘爬距不满足所在地区污秽程度要求且没开展C类检修,加装伞裙或喷涂防污闪涂料,必要时更换电压互感器有采取措施B、硅橡胶憎水性能异常,开展C类检修,停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开展相关工作C、瓷外套防污闪涂料憎水性能异常或破损,开展C类检修,进行防污闪涂料修补或复涂D、外绝缘破损,开展C类检修,停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做相应修补或更换处理

干式站用变温度高时,附着的脏污或绝缘件有烧焦、发出异味,开展B类检修,根据检查情况开展相关工作。

干式消弧线圈绕组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规程要求且有明显下降,开展C类检修,停电检查和试验,综合分析再做相应的处理。

避雷器检修策略中,本体外绝缘破损,开展C类检修,()。A、停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做相应修补或更换处理B、必要时更换避雷器C、进行相应的诊断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开展相应工作D、进行防污闪涂料修补或复涂

电流互感器检修中,一次绕组绝缘电阻小于3000MΩ时,或与上次测量值有明显下降,进行诊断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做相应处理,必要时开展A类检修,更换电流互感器。

油浸式站用变绝缘电阻换算到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变化明显;或吸收比低于1.3或极化指数1.5或绝缘电阻10000MΩ,开展B类检修,进行诊断性试验,结合其他试验结果制定处理措施。

按照干式接地变压器检修策略,绕组直流电阻同相初值差或相间差超过标准值,开展()检修,根据试验情况适时安排相关工作.A、A类B、B类C、C类D、D类

干式接地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标准或规程要求,且有明显下降,开展()类检修,停电检查和试验,综合分析再做相应的处理。A、AB、BC、CD、D

油浸式站用变绝缘电阻换算到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变化明显;或吸收比低于1.3或极化指数1.5或绝缘电阻(),应开展B类检修。A、5000MΩB、10000MΩC、15000MΩD、100000MΩ

消弧线圈的避雷器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标准或规程要求,开展C类检修,进行(),并进行试验和综合分析,必要时开展B类检修更换避雷器。A、烘干处理B、更换处理C、带电检测D、维修

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因数介损超过标准要求()。A、结合套管电容量、绝缘电阻、油色谱等诊断性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B、开展B类检修更换套管C、结合套管电容量、绝缘电阻等诊断性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开展C类检修更换套管D、结合套管电容量、绝缘电阻、油色谱等诊断性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开展A类检修更换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