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于计算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A、维持人类发展B、促进城市化进程C、维持经济发展D、维持资源消费

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于计算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

  • A、维持人类发展
  • B、促进城市化进程
  • C、维持经济发展
  • D、维持资源消费

相关考题:

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 A、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B、生态环境和人口条件C、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D、人口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

一个安全的生态系统,本质是要求自然资源在()三个约束条件下稳定、协调、有序和永续利用。 A.人口B.自然经济C.社会经济D.生态环境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性方法B.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重要指标C.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D.日本每人的生态足迹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所以日本只能利用别国资源

背景:西南某市是一座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发达,土壤肥沃,具有成熟的耕作种植体系。该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在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  应用生态足迹法测算其2017 年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的水平,评估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  表4-7 生态足迹核算指标表 本案例中均衡因子采用《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中的相关数据,分别为:耕地2.39,草地0.51,林地1.25,水域0.41,建设用地2.39,化石能源土地1.25。  产量因子分别为:耕地1.66,草地0.19,林地1.1,水域0.2,建设用地2.8,化石能源地为0。 【问题】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为了获取符合检验要求的足迹模型,应当()一定的步骤和方法。A、遵守B、尊奉C、遵循D、因循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A、统计碳源和碳足迹B、追踪碳源和碳足迹C、控制碳源和碳足迹

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情况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可维系的()。A、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B、社会政治活动强度和具有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C、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D、社会政治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于计算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A、维持人类发展B、促进城市化进程C、维持经济发展D、维持资源消费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A、政治B、经济C、文化D、人口

生产力的布局影响()规模。A、城镇人口的分布和城市发展规模B、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规模C、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规模D、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城市的规模包括( )。A、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B、人口规模和资源规模C、经济发展规模和资源规模D、经济发展规模和用地规模

什么叫做“碳足迹”和“碳足迹计算器”?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生态经济管理和生态经济史。

单选题城市的规模包括( )。A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B人口规模和资源规模C经济发展规模和资源规模D经济发展规模和用地规模

问答题什么叫做“碳足迹”和“碳足迹计算器”?

单选题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A政治B经济C文化D人口

单选题生产力的布局影响()规模。A城镇人口的分布和城市发展规模B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规模C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规模D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单选题环境承载力评价,就是要在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环境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对环境可支撑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评价,确定各区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A容纳SO2B容纳NO2C容纳CODD容纳污染物

填空题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生态经济管理和生态经济史。

单选题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于计算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A维持人类发展B促进城市化进程C维持经济发展D维持资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