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浙江甲公司系国家二级企业,上市公司,中国行业百强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甲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亿元;掌控着国内80%的饮料包装纸市场。甲公司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亿元,业务包括造纸批发与零售、宽带、金融交易等等,连续4年获得“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为了保住其自封的“全国领先公司”地位,甲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造纸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广告、医药、宽带等。但对这些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因为在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私人投资机构研究人员公开对甲公司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甲公司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甲公司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甲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该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甲公司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甲公司的董事长一直在抛出手中的甲股票,而他不断宣称甲公司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元左右升至126元。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甲公司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甲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2001年该公司医药业务又爆发出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公司一直在设法隐瞒,直到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披露。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甲公司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8月9日,甲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元左右跌到了42元。 8月16日,甲公司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元,即每股亏损1.11元。10月8日,甲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甲公司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元。 甲公司模式的破产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甲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然后,一直隐藏在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甲公司高层官员所控制,甲公司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甲公司高达130亿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甲公司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 有证据表明,甲公司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甲公司关系特殊,有的正在与甲公司进行交易,有的供职于甲公司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同时,正是这七名董事组成了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甲公司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甲公司内部的审计人员表示,在过去几年内,早已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怀疑报表的真实性。也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做给银行和政府部门看的,是公司获取政府青睐和取得银行贷款的“道具”。重大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担保、大额资金划转等都是由公司个别管理人员以邮件的形式授权或通过邮件发出划款指令,其他人员及内部审计部门全无发言权。分析甲公司采取的公司战略类型,并简述其优缺点。

问答题
浙江甲公司系国家二级企业,上市公司,中国行业百强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甲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亿元;掌控着国内80%的饮料包装纸市场。甲公司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亿元,业务包括造纸批发与零售、宽带、金融交易等等,连续4年获得“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为了保住其自封的“全国领先公司”地位,甲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造纸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广告、医药、宽带等。但对这些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因为在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私人投资机构研究人员公开对甲公司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甲公司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甲公司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甲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该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甲公司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甲公司的董事长一直在抛出手中的甲股票,而他不断宣称甲公司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元左右升至126元。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甲公司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甲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2001年该公司医药业务又爆发出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公司一直在设法隐瞒,直到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披露。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甲公司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8月9日,甲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元左右跌到了42元。 8月16日,甲公司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元,即每股亏损1.11元。10月8日,甲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甲公司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元。 甲公司模式的破产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甲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然后,一直隐藏在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甲公司高层官员所控制,甲公司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甲公司高达130亿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甲公司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 有证据表明,甲公司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甲公司关系特殊,有的正在与甲公司进行交易,有的供职于甲公司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同时,正是这七名董事组成了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甲公司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甲公司内部的审计人员表示,在过去几年内,早已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怀疑报表的真实性。也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做给银行和政府部门看的,是公司获取政府青睐和取得银行贷款的“道具”。重大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担保、大额资金划转等都是由公司个别管理人员以邮件的形式授权或通过邮件发出划款指令,其他人员及内部审计部门全无发言权。 分析甲公司采取的公司战略类型,并简述其优缺点。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甲公司计划通过设立合资企业的形式进入某发展中国家。下列选项中,属于甲公司对该国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的是( ) A甲公司所在行业是该国产业政策中鼓励发展的行业B该国近年来GDP增速较快C甲公司在该行业拥有较多专利D该国汇率波动较大

甲公司为在纽交所上市的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老牌服装设计、加工企业。甲公司拟收购在中国注册、主管青少年服装设计加工业务的乙公司100%股权(非A股上市公司)。甲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营业额为150亿元人民币,尚无来自于中国境内的营业额。乙公司股东为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丙公司,乙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在境外尚无营业额,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为10亿元人民币。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关于甲公司的本次收购的说法正确的有()。Ⅰ.甲公司须在境外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1亿美元或管理的境外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5亿美元Ⅱ.甲公司及其管理层最近3年未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的,可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收购乙公司Ⅲ.若甲公司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收购乙公司,乙公司或丙公司应当聘请在中国注册登记的中介机构担任顾问Ⅳ.甲公司收购乙公司应当事先向国务院主管部门申报,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Ⅴ.甲公司收购乙公司应当履行并购安全审查程序A、Ⅳ、ⅤB、Ⅱ、ⅢC、Ⅰ、Ⅳ、ⅤD、Ⅰ、Ⅱ、Ⅲ、ⅤE、Ⅱ、Ⅲ、Ⅳ、Ⅴ

甲企业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时应按照下列( )规定执行。 Ⅰ.属于国家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甲企业所占股本比例不受限制(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Ⅱ.属于国家限制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甲企业注册资本中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所占股本的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 Ⅲ.甲企业不得作为国家禁止外商投资行业的公司的发起人 Ⅳ.属于国家限制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甲企业注册资本中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所占股本的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0% Ⅴ.以公司作为组织形式的甲企业向其他公司投资时,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在投资后,接受被投资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其增加额不包括在内A、Ⅱ,ⅢB、Ⅰ,Ⅱ,ⅢC、Ⅰ,Ⅲ,Ⅳ,ⅤD、Ⅰ,Ⅱ,Ⅳ,Ⅴ

甲公司系创业板上市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下列发行对象中可以由上市公司自行销售的有( )。Ⅰ.丙公司,系甲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Ⅱ.张某,系甲公司实际控制人Ⅲ.李某,系甲公司的第20大股东Ⅳ.王某,系甲公司的员工Ⅴ.赵某,甲公司监事A.Ⅰ、ⅡB.Ⅰ、Ⅱ、Ⅳ、ⅤC.Ⅰ、Ⅱ、Ⅲ、Ⅳ、ⅤD.Ⅳ、ⅤE.Ⅱ、Ⅲ

2014年8月31日,上市公司通过向甲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甲公司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上市公司201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20亿元,201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22亿元,2015年,甲拟将其全资子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作价20亿,标的公司2013、2014年末资产总额分别为10亿元、12亿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Ⅰ.标的公司可以是有限合伙企业 Ⅱ.标的公司必须符合首发管理办法规定Ⅲ.配套融资补流不超过6亿元 Ⅳ.配套融资补流不超过10亿元A.Ⅰ.Ⅱ.ⅢB.Ⅱ.ⅢC.Ⅱ.Ⅲ.ⅣD.Ⅰ.Ⅱ.Ⅲ.Ⅳ

2014年8月31日,上市公司通过向甲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甲公司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上市公司201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20亿元,201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22亿元,2015年,甲拟将其全资子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作价20亿,标的公司2013、2014末资产总额分别为1o亿元、12亿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标的公司可以是有限合伙企业B.标的公司必须符合首发管理办法规定C.配套融资补流不超过6亿元D.配套融资补流不超过10亿元E.在审议本次重组时召开的股东大会,甲应回避表决

甲中在乙分公司;二是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2010 年,甲集团公司加大了对全集团资产和业务整合力度,确定了“做强做大主业,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实现主业整体上市”的发展战略。2010 年,甲集团公司进行了如下资本运作:(1)2010 年 2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 0.4 亿元从 A 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 A 上市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值为 1.8 亿元。A 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2010 年 11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 1 亿元从 A 上市公司原股东处再次购入 A 上市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 0.15 亿元。至此,甲集团公司持有 A 上市公司 60%的有表决权股份,控制了 A 上市公司。该日,甲集团公司之前持有的 A 上市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 0.5 亿元,A 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 亿元。甲集团公司从 2010 年 11 月 1 日起,对 A 上市公司实行了统一监督、控制、激励和约束,努力使 A 上市公司成为集团内部一支运作协调、利益攸关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夯实了甲集团公司在我国电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中的重要地位。(2)2010 年 12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拍得 B 上市公司 3 亿股股权,占 B 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 51%,支付银行存款 1.5 亿元。该日,B 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为 1.2 亿元,股东权益为 1.2 亿元。甲集团公司 2010 年控制 B 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计划在 2011 年 3 月 1 日向 B 上市公司注入乙分公司的全部资产,从而实现甲集团公司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整体上市,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3)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集团公司为了做强做大主业,逐步退出国际旅游市场,以 0.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有丁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但仍对丁公司具有控制权。该日,丁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0.6 亿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计算甲集团购入 A 上市公司股权在合并日或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企业合并成本(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2×10年12月1日,甲集团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拍得乙上市公司3亿股股权,占乙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1%,支付银行存款1.5亿元。该日,乙上市公司仅拥有货币资金为1.2亿元,没有其他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为1.2亿元。  甲集团公司2×10年控制乙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计划在2×11年3月1日向乙上市公司注入其所属丙分公司的全部资产,从而最终实现甲集团公司整体上市,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根据上述资料,指出甲集团公司购入乙公司51%股份是否构成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

甲单位为一家中国企业,乙公司、丙公司为欧洲企业,丙公司为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公司计划向乙公司收购丙公司100%股权,并购项目建议书部分要点如下:(1)并购背景甲公司为一家建筑企业,在电力建设的全产业链(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装备制造)中,甲公司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尚未涉入装备制造领域。在甲公司承揽的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电力工程设备均向外部供应商采购。为形成全产业链优势,甲公司拟通过并购方式快速提升电站风机等电力工程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2)并购价值评估甲公司采用可比企业分析法、可比交易分析法对丙公司价格进行了综合评估。经评估,丙公司的评估价值在16亿元。甲公司向乙公司收购丙公司的报价为16.8亿元。并购前,甲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32亿元。如并购完成,预计两家公司经过整合后的市场价值合计将达到160亿元,此外,甲公司预计在并购价款外,还将发生财务顾问费、审计费、评估费、律师费等并购交易费用0.5亿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根据资料(1),从并购双方行业相关性角度,指出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并购类型。2.根据资料(2),计算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和并购净收益,并据此指出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财务可行性。

2×18年2月1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0.4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亿元。2×18年11月1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1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再次购入A上市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0.15亿元。  至此,甲集团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控制了A上市公司。该日,甲集团公司之前持有的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0.5亿元,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亿元。   要求:计算甲集团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企业合并成本和商誉金额(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甲中在乙分公司;二是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2010 年,甲集团公司加大了对全集团资产和业务整合力度,确定了“做强做大主业,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实现主业整体上市”的发展战略。2010 年,甲集团公司进行了如下资本运作:(1)2010 年 2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 0.4 亿元从 A 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 A 上市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值为 1.8 亿元。A 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2010 年 11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 1 亿元从 A 上市公司原股东处再次购入 A 上市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 0.15 亿元。至此,甲集团公司持有 A 上市公司 60%的有表决权股份,控制了 A 上市公司。该日,甲集团公司之前持有的 A 上市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 0.5 亿元,A 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 亿元。甲集团公司从 2010 年 11 月 1 日起,对 A 上市公司实行了统一监督、控制、激励和约束,努力使 A 上市公司成为集团内部一支运作协调、利益攸关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夯实了甲集团公司在我国电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中的重要地位。(2)2010 年 12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拍得 B 上市公司 3 亿股股权,占 B 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 51%,支付银行存款 1.5 亿元。该日,B 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为 1.2 亿元,股东权益为 1.2 亿元。甲集团公司 2010 年控制 B 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计划在 2011 年 3 月 1 日向 B 上市公司注入乙分公司的全部资产,从而实现甲集团公司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整体上市,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3)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集团公司为了做强做大主业,逐步退出国际旅游市场,以 0.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有丁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但仍对丁公司具有控制权。该日,丁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0.6 亿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和(2),分别指出甲集团公司 2010 年购入 A 上市公司股权、拍卖拍得 B 上市公司股权是否属于企业合并。如果属于企业合并,指出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同时指出合并日或购买日为哪一天。

甲中在乙分公司;二是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2010 年,甲集团公司加大了对全集团资产和业务整合力度,确定了“做强做大主业,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实现主业整体上市”的发展战略。2010 年,甲集团公司进行了如下资本运作:(1)2010 年 2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 0.4 亿元从 A 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 A 上市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值为 1.8 亿元。A 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2010 年 11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 1 亿元从 A 上市公司原股东处再次购入 A 上市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 0.15 亿元。至此,甲集团公司持有 A 上市公司 60%的有表决权股份,控制了 A 上市公司。该日,甲集团公司之前持有的 A 上市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 0.5 亿元,A 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 亿元。甲集团公司从 2010 年 11 月 1 日起,对 A 上市公司实行了统一监督、控制、激励和约束,努力使 A 上市公司成为集团内部一支运作协调、利益攸关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夯实了甲集团公司在我国电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中的重要地位。(2)2010 年 12 月 1 日,甲集团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拍得 B 上市公司 3 亿股股权,占 B 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 51%,支付银行存款 1.5 亿元。该日,B 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为 1.2 亿元,股东权益为 1.2 亿元。甲集团公司 2010 年控制 B 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计划在 2011 年 3 月 1 日向 B 上市公司注入乙分公司的全部资产,从而实现甲集团公司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整体上市,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3)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集团公司为了做强做大主业,逐步退出国际旅游市场,以 0.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有丁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但仍对丁公司具有控制权。该日,丁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0.6 亿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2),简要说明甲集团公司拍卖拍得 B 上市公司股权在甲集团公司 2010 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甲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销业务公司。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试点,提供了最快的配送服务。近年来有不少企业试图进入该行业,但均经营失败。甲公司给潜在进入者设置的进入障碍是(  )。A.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B.行为性障碍C.规模经济D.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若甲银行的资本净额为40亿元,以下哪些业务属于该行的重大关联交易()A、A企业持有甲银行3%的股份,在甲银行授信余额为2.5亿元。B、B企业持有甲银行6%的股份,在甲银行贷款余额为3亿元。C、C企业与甲银行均由乙企业控股,C企业在甲银行有一笔贷款4500万元。D、D企业的法人代表张某是甲银行的董事,D企业在甲银行有一笔贷款3000万元。E、李某是甲银行的高管,在甲银行一笔贷款200万元。F、E企业持有甲银行10%的股份,在甲银行有一笔贷款2.5亿元(提供2亿元存单质押)。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下列个人或企业中,与甲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是()。A、甲公司监事陆某B、甲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某C、甲公司总会计师杨某的弟弟自己创办的独资企业D、持有甲企业2%表决权资本的刘某控股的乙公司

单选题甲公司为-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乙企业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企业的股本金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甲公司于20×8年9月30日通过向乙企业原股东定向增发12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取得乙企业全部的1500万股普通股。甲公司每股普通股在20×8年9月30目的公允价值为50元,乙企业当13每股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40元。甲公司、乙企业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甲公司和乙企业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1-2各题。此项合并中,乙企业(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为( )。A4亿元B5亿元C9亿元D11.25亿元

多选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下列企业中与甲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有()A甲公司的母公司B甲公司的子公司C甲公司联营企业D持有甲公司2%表决权资本的刘某控股的乙公司E给甲公司提供大量贷款的银行

问答题浙江甲公司系国家二级企业,上市公司,中国行业百强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甲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亿元;掌控着国内80%的饮料包装纸市场。甲公司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亿元,业务包括造纸批发与零售、宽带、金融交易等等,连续4年获得“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为了保住其自封的“全国领先公司”地位,甲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造纸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广告、医药、宽带等。但对这些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因为在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私人投资机构研究人员公开对甲公司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甲公司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甲公司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甲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该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甲公司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甲公司的董事长一直在抛出手中的甲股票,而他不断宣称甲公司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元左右升至126元。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甲公司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甲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2001年该公司医药业务又爆发出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公司一直在设法隐瞒,直到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披露。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甲公司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8月9日,甲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元左右跌到了42元。 8月16日,甲公司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元,即每股亏损1.11元。10月8日,甲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甲公司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元。 甲公司模式的破产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甲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然后,一直隐藏在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甲公司高层官员所控制,甲公司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甲公司高达130亿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甲公司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 有证据表明,甲公司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甲公司关系特殊,有的正在与甲公司进行交易,有的供职于甲公司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同时,正是这七名董事组成了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甲公司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甲公司内部的审计人员表示,在过去几年内,早已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怀疑报表的真实性。也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做给银行和政府部门看的,是公司获取政府青睐和取得银行贷款的“道具”。重大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担保、大额资金划转等都是由公司个别管理人员以邮件的形式授权或通过邮件发出划款指令,其他人员及内部审计部门全无发言权。分析甲公司面对的风险种类。

问答题浙江甲公司系国家二级企业,上市公司,中国行业百强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甲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亿元;掌控着国内80%的饮料包装纸市场。甲公司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亿元,业务包括造纸批发与零售、宽带、金融交易等等,连续4年获得“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为了保住其自封的“全国领先公司”地位,甲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造纸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广告、医药、宽带等。但对这些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因为在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私人投资机构研究人员公开对甲公司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甲公司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甲公司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甲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该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甲公司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甲公司的董事长一直在抛出手中的甲股票,而他不断宣称甲公司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元左右升至126元。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甲公司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甲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2001年该公司医药业务又爆发出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公司一直在设法隐瞒,直到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披露。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甲公司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8月9日,甲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元左右跌到了42元。 8月16日,甲公司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元,即每股亏损1.11元。10月8日,甲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甲公司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元。 甲公司模式的破产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甲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然后,一直隐藏在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甲公司高层官员所控制,甲公司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甲公司高达130亿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甲公司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 有证据表明,甲公司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甲公司关系特殊,有的正在与甲公司进行交易,有的供职于甲公司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同时,正是这七名董事组成了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甲公司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甲公司内部的审计人员表示,在过去几年内,早已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怀疑报表的真实性。也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做给银行和政府部门看的,是公司获取政府青睐和取得银行贷款的“道具”。重大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担保、大额资金划转等都是由公司个别管理人员以邮件的形式授权或通过邮件发出划款指令,其他人员及内部审计部门全无发言权。分析甲公司采取的公司战略类型,并简述其优缺点。

问答题浙江甲公司系国家二级企业,上市公司,中国行业百强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甲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亿元;掌控着国内80%的饮料包装纸市场。甲公司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亿元,业务包括造纸批发与零售、宽带、金融交易等等,连续4年获得“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为了保住其自封的“全国领先公司”地位,甲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造纸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广告、医药、宽带等。但对这些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因为在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私人投资机构研究人员公开对甲公司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甲公司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甲公司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甲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该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甲公司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甲公司的董事长一直在抛出手中的甲股票,而他不断宣称甲公司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元左右升至126元。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甲公司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甲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2001年该公司医药业务又爆发出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公司一直在设法隐瞒,直到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披露。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甲公司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8月9日,甲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元左右跌到了42元。 8月16日,甲公司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元,即每股亏损1.11元。10月8日,甲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甲公司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元。 甲公司模式的破产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甲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然后,一直隐藏在甲公司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甲公司高层官员所控制,甲公司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甲公司高达130亿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甲公司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 有证据表明,甲公司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甲公司关系特殊,有的正在与甲公司进行交易,有的供职于甲公司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同时,正是这七名董事组成了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甲公司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甲公司内部的审计人员表示,在过去几年内,早已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怀疑报表的真实性。也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做给银行和政府部门看的,是公司获取政府青睐和取得银行贷款的“道具”。重大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担保、大额资金划转等都是由公司个别管理人员以邮件的形式授权或通过邮件发出划款指令,其他人员及内部审计部门全无发言权。简要分析企业财务报告对外提供时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多选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下列关于甲公司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XYZ企业系中外合资企业,由中方甲公司投入55%的资本,外方投入45%的资本。该企业的《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由董事会负责,中外各方根据出资比例选派董事组成董事会。企业的任何重大决议必须由全体董事的2/3通过,则XYZ企业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范围B甲公司拥有A上市公司40%的股份,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别拥有A上市公司20%的股份。由于甲公司与A上市公司从事的主要经营活动相同,且甲公司在该行业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因此,A上市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决策实际上由甲公司决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上市公司不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C甲公司原拥有AS公司100%的表决权。甲公司与丁公司完成了股权转让的全部手续,丁公司取得了AS公司60%的表决权。甲公司和丁公司持有AS公司的表决权比例分别为40%和60%。AS公司不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范围D甲公司持有H饭店60%的表决权。2018年1月1日,与仁达饭店经营管理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委托经营期为3年,在委托经营期内,不改变H饭店的所有权,仁达公司拥有H饭店的经营权,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甲公司可以随时单方面终止委托经营协议,则甲公司在委托经营期内不将H饭店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范围

单选题甲公司为境外投资者,乙公司为境内公司。2016年甲公司拟收购25%股权,要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是(  )。A2015年,甲公司全球营业收入30亿美元,中国境内营业收入15亿元;2015年,乙公司在中国境内营业收入为4.5亿元B2015年,甲公司全球营业收入30亿美元,中国境内营业收入10亿元;2015年,乙公司在中国境内营业收入为2亿元C2015年,甲公司全球营业收入3亿美元,中国境内营业收入15亿元;2015年,乙公司在中国境内营业收入为4.5亿元D2015年,甲公司全球营业收入30亿美元,中国境内营业收入5000万元;2015年,乙公司在中国境内营业收入为10亿元

多选题甲公司计划通过设立合资企业的形式进入某发展中国家。下列选项中,属于甲公司对该国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的是()。A甲公司所在行业是该国产业政策中鼓励发展的行业B该国近年来GDP增速较快C甲公司在该行业拥有较多专利D该国汇率波动较大

单选题甲公司是一家传统行业企业,该行业初始投资要求巨大,且国家采用生产牌照制进行管理。作为传统行业,该行业技术进步速度缓慢,市场已趋于饱和。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适合甲公司的研发选择是( )。A企业内部研发B购买专利C合作研发D委托科研机构研发

单选题甲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乙企业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企业的股本金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甲公司于20×8年9月30日通过向乙企业原股东定向增发12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取得乙企业全部的1500万股普通股。甲公司每股普通股在20×8年9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50元,乙企业当日每股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40元。甲公司、乙企业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甲公司和乙企业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此项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为()。A4亿元B5亿元C9亿元D11.25亿元

单选题2014年8月31日,上市公司通过向甲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甲公司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上市公司201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20亿元,201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22亿元,2015年,甲拟将其全资子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作价20亿,标的公司2013、2014年末资产总额分别为10亿元、12亿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Ⅰ标的公司可以是有限合伙企业 Ⅱ标的公司必须符合首发管理办法规定 Ⅲ配套融资补流不超过6亿元 Ⅳ配套融资补流不超过10亿元 Ⅴ在审议本次重组时召开的股东大会,甲应回避表决AⅠ、ⅢBⅡ、ⅤCⅠ、ⅤDⅣ、ⅤEⅢ、Ⅴ

单选题甲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乙企业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企业的股本金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甲公司于2018年9月30日通过向乙企业原股东定向增发1200万本公司普通股取得乙企业全部的1500万股普通股。甲公司每股普通股在2018年9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50元,乙企业每股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0元。甲公司、乙企业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甲公司和乙企业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此项合并中,乙企业(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为(  )。A4亿元B5亿元C9亿元D11.25亿元

多选题经相关行业部门测算,某地区家具建材市场份额总量为1000亿元,该地区从事该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3家,甲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为50亿元、乙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50亿元、丙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为400亿元,关于该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企业和乙企业可以推定为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B乙企业和丙企业可以推定为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C甲企业、乙企业和丙企业可以推定为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D由于甲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1/10,因此其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