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三相电能表不平衡负载时,在cosθ=1.0时,20%标定电流负载点的基本误差限为()。A、±1.0%B、±2.5%C、±2.0%D、±3.0%

1.0级三相电能表不平衡负载时,在cosθ=1.0时,20%标定电流负载点的基本误差限为()。

  • A、±1.0%
  • B、±2.5%
  • C、±2.0%
  • D、±3.0%

相关考题:

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或三相负载不平衡场合的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改善三相不平衡的措施正确的是()。A使三相负载平衡分配B使不平衡负载分散连接C使不平衡负载集中连接D使不平衡负载接入更高的电网电压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校验中,当调定负载功率因数cosφ=0.866(容性)时,A、C两元件cosθ分别为0.866(感性)、0.866(容性)。

1.0级三相感应式电能表带不平衡负载时,在cosθ=1.0时,20%标定电流负载点的基本误差限为()。A、±1.0%B、±2.5%C、±2.0%D、±3.0%

现场检验电能表时,负载应为实际的使用负载,负载电流低于被试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不宜进行检验。

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在做1.0级感应系三相有功电能表不平衡负载试验时,负载电流为0.5Ib~Imax、cosφ=0.5L时,其基本误差限为±2.0%。

测定电能表检定装置的输出功率稳定度时,应在装置带()测试条件下分别进行测定。A、常用量限的上限,cosφ=1.0,最大负载和最小负载B、常用量限的上限,cosφ=1.0和cosφ=0.5感性最大负载C、常用量限的上限,cosφ=1.0和cosφ=0.5感性最大负载和最小负载D、常用量限的下限,cosφ=1.0,最大负载和最小负载

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确定交流电能表的三相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或三相负载不平衡场合的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的中性线的作用是()。A、保证负载上的电压对称、保持不变B、在负载不平衡时,不致发生电压突然上升或降低C、若一相断线,其他两相的电压不变D、保证电能表的正确计量

1.0级三相电子式电能表平衡负载时,在cosθ=1.0时,50%标定电流负载点的基本误差限为()。A、±1.0%;B、±2.5%;C、±2.0%;D、±3.0%。

在现场检验电能表时,当负载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或功率因数低于()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A、0.5;B、0.8;C、0.85;D、0.9。

S级电能表与普通电能表的主要区别在于()时的特性不同。A、低负载B、标定电流C、最大电流D、宽负载

1.0级三相机电式电能表带不平衡负载时,在cos=1.0时,20%基本电流负载点的基本误差限为()A、±1.0%B、±2.5%C、±2.0%D、±3.0%

现场检验电能表时,当负载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不宜进行误差测试。

在不平衡负载试验,当负载电流为0.2Ib~Ib时,对2.0级有功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规定为±2.5%。

平衡负载时,当1.0级三相有功电能表负载电流为0.1Ib~Imax,cos =1.0时,其基本误差限为±1.0%。

不平衡负载试验,2.0级安装式三相电能表,在每组元件功率因数为0.5(感性),负载电流为Ib的情况下,基本误差限为±3.0。

电能表铭牌标志中5(20)A的5表示()A、标定电流B、负载电流C、最大额定电流D、最大电流

电能表现场校准时,现场负载功率应为实际的常用负载,当负载电流低于被校准电能表标定电流20%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不宜进行现场校准。

对0.1级电能表标准装置,负载为cosф=0.5(C)时,其装置的允许测量误差可到±0.2%。

三相有功电能表和三相无功电能表在测量容性负载所消耗的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时,电能表都将反转。

在负载为()性时,三相无功电能表的转盘正转;()性时,反转。所以一般无功电能表都加装()或用()。

三相电能表除具备单相电能表的一要切基本特性外,影响其外界条件还包括()。A、三相电压的对称与否和三相负载的不平衡B、驱动力矩的变化C、两元件的平衡D、以上都不是

1.0级三相感应式电能表带不平衡负载时,在功率因数为1时,20%标定电流负载点的基本误差为()。A、±1.0%B、±2.5%C、±2.0%D、±3.0%

不平衡负载是指三相电能表在三相额定电压下,电能表任一电流线路有电流而其余电流线路无电流。

现场检验电能表时,当负载电流低于被检验电能表标定电流20%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