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及以上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带电测试tanδ及电容量试验周期为()。A、投产后半年内B、一年C、大修后D、必要时

35kV及以上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带电测试tanδ及电容量试验周期为()。

  • A、投产后半年内
  • B、一年
  • C、大修后
  • D、必要时

相关考题:

211、在交接试验时,对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应逐台进行( 交流耐受电压 )试验,进行本项试验前后应进行( )。

已安装完成的()若长期未带电运行(110kV及以上大于半年;35kV及以下一年以上),在投运前应按照预试规程进行预防性试验变压器; 断路器; 油浸式互感器; 电容器

对于额定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设备,测试tanδ时一般升压至10kV。A对B错

电流互感器出厂试验,对于Um≥252kV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0.5Um/√3~Um/√3的测量电压下,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值的增值不应大于()。A、0.001B、0.002C、0.003D、0.004

110kV及以上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周期为()。A、3年B、6年C、大修后D、必要时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采用比较法带电测试tanδ及电容量时,同相设备介损测量差值与初始测量值差值比较,变化范围不超过_A_,电容量比值与初始测量电容量比值比较,变化范围不超过()。A、±0.3%,±5%B、±0.4%,±5%C、±0.3%,±4%D、±0.5%,±4%

22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例行试验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中乙炔的注意值为()。

35kV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的空心瓷质绝缘套管内应充满变压器油。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试验前将每个电流互感器表面(及末屏)擦拭干净。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油浸式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进行红外测温时,应按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执行。()

()防爆膜应完好。A、干式电流互感器B、电子式电流互感器C、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D、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在交接试验时,对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应逐台进行()试验,进行本项试验前后应进行()。

在交接试验时,对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应逐台进行交流耐受电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前后应进行()

为防止互感器爆炸,在对ll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时交接交流耐压试验应注意什么?

对于额定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设备,测试tanδ时一般升压至10kV。

按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的规定,下面属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例行试验项目的是()A、操作冲击试验。B、一次端的工频耐压试验。C、局部放电测量。D、保护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补充准确度试验。E、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110(66)kV及以上油浸式互感器在出厂试验时,局部放电试验的测量时间应延长到()minA、20B、15C、10D、5

750kV及以上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绝缘油验收击穿电压≥70kV。

35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出厂验收绝缘油击穿电压≥()kV。A、45B、40C、35D、30

电流互感器出厂验收标准卡中,电流互感器出厂试验及验收的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验收标准为()。A、对于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参照GB20840.2-2014中表209的要求,分电容型和非电容型进行考核B、对于35kV以上电压等级的合成薄膜式的电流互感器,10kV~Um√3电压下介质损耗因数tanδ小于等于0.25%C、对于Um≥252kV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0.5Um/√3~Um/√3的测量电压下,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值的增值不应大于0.001D、对于正立式电容型绝缘结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地屏(末屏),在测量电压为3kV下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允许值不应大于0.02

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干式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20℃)应不大于()%。A、0.5B、0.6C、0.7D、0.8

电流互感器出厂试验,对于正立式电容型绝缘结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地屏(末屏),在测量电压为3kV下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允许值不应大于()。A、0.01B、0.02C、0.03D、0.04

35kV及以下电流互感器红外热像检测试验的周期为()A、三个月B、半年C、一年D、两年

电流互感器tAnδ及电容量检测周期为()。A、投运前;B、1~3年;C、大修后;D、必要时。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试验,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试验周期为()。A、3年B、大修后C、必要时D、投产后半年内

110kV油纸电容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主绝缘tanδ(%)不应大于()。

判断题对于额定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设备,测试tanδ时一般升压至10kV。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