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直流电阻,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A、0.01B、0.02C、0.04D、0.05

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直流电阻,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

  • A、0.01
  • B、0.02
  • C、0.04
  • D、0.05

相关考题: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与前一次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应不大于2.5%( )

油浸式消弧线圈检查项目有哪些?

油浸式消弧线圈铁心对地绝缘电阻测试,不小于1000MΩ。

消弧线圈交接试验,测量其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的实测值与出厂值比较,其变化应不大于()。A、1%;B、20%;C、0.5%;D、70%。

6KV电动机静子线圈绝缘电阻应用()摇表测量,其绝缘值不应低于()。380V及以下电动机,静子线圈绝缘电阻应用()或()摇表测量,其绝缘值不应低于()。直流或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线圈绝缘电阻应用()摇表测量,其绝缘值不应低于()。

测量发电机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测得值与铭牌数据或最初测得的数值比较,其差别不应超过()%。A、1B、5C、8D、10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的绕组直流电阻互差的警示值是多少()。A、0.01B、0.02C、0.03D、0.04

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0%。

10kV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的项目有()。A、绕组直流电阻B、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C、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D、绝缘油耐压试验

按照油浸式消弧线圈检修策略,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超注意值,开展C类或B类检修,根据试验情况适时安排消弧线圈()等相关工作,必要时更换。A、干燥B、油处理C、巡视D、红外检测

油浸式消弧线圈竣工验收,控制屏交直流输入电源应由站用电系统、直流系统独立供电,不宜与其它电源并接。

油浸式消弧线圈阻尼电阻、并联电阻试验,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

消弧线圈交接试验验收规定,绕组各分接头直流电阻测量,各分头直流电阻与出厂值比较不应大于2%。

按照油浸式消弧线圈检修策略,顶层油温异常,开展D类或B类检修,监视油位、油温,进行()带电检测,根据试验情况适时安排相关工作。A、红外B、色谱C、介损D、绕组绝缘电阻

消弧线圈交接试验验收规定,绕组直流电阻测量,直流电阻与出厂值比较不应大于15%。

油浸式消弧线圈引线夹持固定部位应加垫附加()。A、垫块B、绝缘C、铜块D、铁块

油浸式消弧线圈出厂验收标准卡中规定,低电压试验验收包括()。A、绕组绝缘电阻测量B、绕组各分接头直流电阻测量C、绕组介质损耗测试D、铁心对地绝缘电阻测试

油浸式消弧线圈出厂验收绕组绝缘电阻测量,采用()兆欧表测量绕组对地15s、60s的绝缘电阻值。A、1000VB、1500VC、2000VD、2500V

变压器交接试验时,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测量与出厂实测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A、1B、2C、3D、4

35kV油浸式串联电抗器绕组绝缘电阻,在温度4℃,相对湿度75%测得的绝缘电阻为1000MΩ合格。

油浸式35kV油浸式串联电抗器的“预试”项目是()A、绝缘电阻B、绕组直流电阻C、阻抗测量D、绝缘油试验E、绕组介损F、红外检测

油浸式消弧线圈及接地变压器的“预试”项目是()A、绝缘电阻B、绕组直流电阻C、介损测量D、阻抗测量

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直流电阻,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平均值的()。A、0.01B、0.02C、0.04D、0.05

500kV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与以前数值比较(在同一温度下),其变化不应大于()。A、0.01B、0.02C、0.04D、0.05

属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项目:()。A、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B、绕组直流电阻C、电容型套管的tanδ和电容值

三相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间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下列哪些是油浸式变压器的例行试验项目()。A、红外热像检测B、绕组直流电阻C、绕组绝缘电阻D、油中溶解气体分析